百家姓 > 百家姓
百家姓大全 查姓氏 姓氏起源 姓氏排名
姓氏:氐
拼音:dī
排名:3149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氐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3149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氐姓起源

氐姓主要源自:姜姓、姒姓、妘姓。

氐姓氐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神农氏十六世孙姜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少典氏为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国君,于黄帝纪年前五百五十七年(丁亥,公元前3274年)诞生在厉山的少典国,称为少典,娶妻有娇氏之女安登,生炎帝、黄帝,衍传炎、黄世胄,满人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姜石年。神农之子有姜神氏、姜农氏、姜列氏、姜厉氏和姜柱。姜厉氏后来分衍出姜丽氏和姜赖氏。神农世家自姜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为:姜柱生姜庆甲;姜庆甲生姜甲和姜临;姜临传姜承;姜承传姜魁;姜魁传姜明;姜明传姜直;姜直传姜厘;姜厘传姜居(哀);姜居传姜节茎。姜节茎之后有姜节、姜戏、姜克三支。姜克传姜榆罔(参卢),其后衍生姜榆、姜露、赤狄;姜戏传姜器和小帝。姜器的后裔为姜钜、姜伯陵、姜祝庸三支。姜钜之后有姜封、姜钜、姜封父、姜富父;姜伯陵生姜蜂和姜逄,姜逄生姜殳、姜延和姜鼓,姜鼓生姜灵恝,姜灵恝生姜氐。从姜氐开始衍生氐氏一族。氏氏与姜姓的关系,在史籍《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与姜姓同奉伯夷、四岳为祖神而异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氐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

在史籍《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记述:“有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氐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因此《山海经》总结说:“太岳生先龙,先龙生玄氐。后裔有玄氐氏。”这样,氐氏的源流世系便为:少典氏→神农(姜轨、姜石年)→姜柱(炎帝)→姜庆甲→姜临→姜承→姜魁→姜明→姜直→姜厘→姜节茎→姜克→姜戏→姜器→姜伯陵→姜逄→姜鼓→姜灵恝→姜氐(姜互),从此开始有氐氏一族。姜氐之后裔一直以“盍稚”为自称,而“氐”、“互”则是其他民族对氐氏族人的称呼,一直到了魏、晋以后,才逐渐成为自称,此为正宗氐氏。氐氏的后裔子孙繁衍有庞大的氐族群体,分衍有逄氏、蠭氏、逢氏、殳氏、延氏、氐氏、元氏、乞氏、夸氏、勾氏、勾龙氏、吕氏、申氏、许氏、由余氏、余氏、羌戎氏、杨氏、蒲氏、齐氏、符氏、啖氏……等等诸氏。氐族人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各种政权:东汉末期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前仇池国(公元296~371年)、后仇池国(公元385~443年)、武都国(公元447~477年)、武兴国(公元478~553年)及阴平国(公元477~580年);东晋朝时期关中扶风元氏后裔齐氏所建立的流民政权(公元294~299年);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蒲氏后裔符氏建立的前秦国(公元351~944年)、吕氏建立的后凉国(公元396~403年);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隋朝(公元581~618年)。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国期间,氐族人强盛至颠峰状态,人口将近百万。但随着历史的演进,氐族人最终逐渐被融合于黄帝世系之中,成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的氐氏、邸氏、低氏、狄氏、翟氏、砥氏等,姓氏读音皆作dǐ(ㄉㄧˇ)。

氐姓氐姓起源二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时期少康帝给幼曲烈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该支氐氏的祖先,是上古圣君夏禹王的后裔。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邸”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邸国”(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世代在邸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到了春秋时期,邸国被莒国所并灭,怀着亡国之痛的邸国太子姒巫出逃至邻近的鲁国,并且在鲁国作了大夫。

姒巫后来以故国的国名“邸”字“去邑当氐”,令后裔子孙以“氐”为姓氏,称氐氏,后来有人加“亻”偏旁称作低氏者,亦有取“邸”的通假字“砥”称砥氏者,其氐氏史称正宗,姓氏读音皆作dǐ(ㄉㄧˇ)。该支氐氏族人尊奉太子巫(姒巫)为得姓始祖。

氐姓氐姓起源三

源于妘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的邸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著名的清朝学者顾东高所撰《大事年表》中记载:“邸国,妘姓,子爵,在今山东临沂县北十五里”,也就是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南坊镇的邸古城。邸国只是一个小诸侯国,屡受周边大国的强势欺凌。在史籍《春秋·左传·注》中记载:“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六月,邾人入邸。”邾庄公曹穿(邾穿)侵灭邸国之后,不久即被宋国“惩罚”击败,之后邾国开始走下坡。到了周敬王姬丐二十五年(邾隐公曹益十四年,鲁定公姬宋十五年,公元前495年),邾隐公在“拔地会盟”中表现不佳,在一旁观礼的孔子的弟子子贡都认为邾隐公傲慢无礼,必将不得好死,甚至亡国灭族。由于邾隐公妄自尊大、傲慢无礼,于是在周敬王二十六年(邾隐公曹益十五年,鲁定公姬宋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冬,鲁定公便派大夫仲孙何忌率鲁国大军讨伐邾国。鲁国的军事侵略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季,鲁定公又增派了季孙斯、叔孙州仇两路大军,准备夺取邾国的粮仓绞邑(今山东费县)。面对更加强大的鲁国大军的侵略,邾隐公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屈辱求和,与鲁国订立了“句绎之盟”:邾国以大量赔款并割让大片土地给鲁国,换取使鲁国撤军,这其中就有邸国之地。但鲁定公并未帮助邸子复国,而是干脆就吞并了邸国之地,成为鲁国的一个邑地。到了战国晚期的周赧王姬延五十九年(楚考烈王熊完七年,鲁顷公姬雠十七年,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大军灭了鲁国,邸国故地又被并入楚国,改称邸县,其地住民以故国之名为姓氏,称邸氏。这史籍《姓苑》中有记载:邸为县名,邸氏当以县名为氏。

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因此亦称砥氏,后有省文简笔为氐氏者、改笔为低氏者等,姓氏读音皆作dǐ(ㄉㄧˇ)。

氐姓氐姓起源四

源于职业,出自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属于以神话传说为氏。砥柱,亦称厎柱、砥柱山,是矗立在汹涌奔腾的河水之中巍然不动的山状岩体,例如西藏尼洋河上的砥柱山,黄河中的砥柱山等。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其为:“厎柱析城。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在黄河的河南三门峡段中央,就有一座著名的“砥柱山”,文人墨客称之为“峡东砥柱”,政治家称之为“中流砥柱”,黄河上的艄公则千百年来称它为“朝我来”。这座“中流砥柱”矗立在那里已经有数万年,神话相传它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而在黄河两岸百姓们的心目中,它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

在黄河上的艄公中,自古就有以“砥柱山”为姓氏者,称砥氏、厎氏,后有去“石”简笔为氐氏者,亦有改“亻”称低氏者,姓氏读音仍作dǐ(ㄉㄧˇ)。

氐姓氐姓起源五

源于西域大月氏,出自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邸氏出自西汉时期西域大月氏贵霜王朝翎侯邸就郤之后。汉时大月氏国王侯。月氏,也作月支,祖居甘肃敦煌和青海祁连之间,后迁新疆伊犁河流域,西汉时期为匈奴所灭,遂远迁于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都密等五部翎侯。贵霜翎侯治护澡城,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贵霜政权,所居区域大致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

邸就郤的后裔子孙入居中原,取祖上原名首音的谐音汉字“邸”为姓氏,汉化称邸氏,后有去“邑”简笔为氐氏者,也有改“亻”称低氏者,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氐氏族人尊奉邸就郤为其得姓始祖,姓氏读音依然作dǐ(ㄉㄧˇ)。

氐姓氐姓起源六

源于职业,出自古代研磨工具砥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砥砺,是古代对磨刀石的称谓,俗称砥石。在典籍《书·禹贡》中记载:“荆州砺砥砮丹。砥细于砺。”在史籍《山海经》中也记载:“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砺。”

有专职制作和贩卖砥砺的工匠、商贾,其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或物品为姓氏者,称砥氏。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去“石”改“邑”为邸氏者,亦有改“亻”偏旁称低氏者,还有简笔为氐氏者,但姓氏读音皆作zhǐ(ㄓˇ)。

氐姓氐姓起源七

源于职业,出自古代砥工,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另外,自古以来就有对专职磨刀、剪的工匠称作砥工、砥匠、游砥师傅等,该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亦或有以职业称谓引为姓氏者,简笔为氐氏。本书笔者曾于1989年4月在河南省许昌市农牧局宿舍大门口遇到有一位磨刀师傅,姓氐,自称祖上为游砥氏复姓,世居山东蓬莱,世代相袭专给王族贵胄家磨砺兵刃刀具。民国初期,其祖父随吴大帅(吴佩孚,公元1874~1939年)的二夫人李氏陪嫁到吴府,成为吴府的专职砺刀师傅,其它的就讲不大清楚了,反正后来家道衰落,但磨刀手艺却世代相传下来。当然,氐师傅对自己的这个姓氏十分得意,甚觉荣耀。

因此,这一类氐氏的姓氏来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氐族,远在殷商初年就出现于历史记载,不过当时是与羌连在一起的,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先秦时期的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甘肃东南部的西汉水和白龙江流域,在其十多个部落中,以白马氐最为强大。白马氐主要分布在今甘肃成县和武都。汉朝时期,氐族人居于陇西、天水、广汉、武都等郡,相当今甘肃东南﹑陕西西南﹑四川西北地区。各部自有豪帅,不相统一。汉政府向西和西南开拓,氐族人部分内属,部分移居深山。其后,部落豪帅多受两汉政府拜封,统属于郡县。氐族人不仅有发达的畜牧业,而且农业也相当发达。汉武帝曾把一部分氐族人迁到了河西的酒泉郡,以后,氐族人又进行了两次迁徙。至魏、晋时期,氐族人除武都、阴平二郡原有一个分布中心外,在关中、陇右又形成了两个分布中心。陇右的氐族人分布在天水、南安、略阳等地。这时,氐族人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农业生产技术,讲汉语,着汉服,习农耕,从汉姓。到了西晋后期,略阳氐族人苻氏和吕氏,还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政权。白马氐杨氏也建立了仇池政权。到了隋、唐两朝时期,氐族人已基本上完全汉化了。

氐族与羌族的族源

氐族人,自称为“盍稚”。“氐”,为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对其的称呼,魏晋以降,逐渐成为氐族人的自称。这种称谓似与分布在秦陇、已蜀之间峻贩相接的地势有关,如陇阺等。由于氐族人与羌族人相邻,先秦时期的人们乃视之为氐地之羌,又觉与羌有别,因称之为氐羌,或单称氐。例如孔晁在《逸周书·王会篇》中关于“氐羌以鸾鸟”的注释中就提到:“氐羌,氐地羌,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渭之氐矣。”因此,氐,乃是由地名而转为族名。氐族人部落众多,因地而异,有白马氐、清水氐、略阳氐、临渭氐、沮水氐、汧氐、隃麋(糜)氐等。或以服色而名之为青氐、白氐、蚺氐(赤氐)等。

关于氐族人的起源,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说氐、羌同源而异流;另一说氐、羌虽自古关系密切,然而从来就是两个不同民族。目前史学界倾向第一种观点者居多。

氐、羌同源而异流说:

第一种说法认为:在殷和西周时期,氐族人尚未从羌族中分化出来。史籍《尚书·牧誓》中记载商末期周率“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伐商,有羌无氐。殷周甲骨卜辞中,虽已出现氐字,如在武丁时的卜辞“雀取氐马羌”、“牧氐羌”、“氐羌刍五十”,等等,非族称。春秋战国时开始以氐作为族称,如在史籍《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据郝懿行在《山海经笺疏》中注释:“互人国即《海内南经》氐族人国。氐、互一字盖以形近而讹,以俗‘氐’正作‘互’字也。”说明春秋战国时已有“氐族人”存在。但在先秦史籍中往往氐羌连用或并称。如在典籍《诗经·商颂·殷武》中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在史籍《逸周书·王会篇》中记载:“氐羌以鸾鸟”;在史籍《竹书纪年》中记载:成汤十九年“氐羌来宾”,武丁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等。由于对羌族人先见于记载,氐、羌又往往被连用或混用,如白马氐,又称白马羌等。再据史籍《大荒西经》中记载,氐与羌均被认为是炎帝之后裔,炎帝为姜姓,氐族人酋帅与羌人同,亦多姜姓。因而认为氐羌同源,氐出于羌。范晔在《后汉书·西羌传赞》中记载:“金行气刚,播生西羌。氐豪分种,遂用殷彊”。宋丁度等在《集韵》中记载:“氐,黎都切,音低,羌也”。或云氐族人是汉化了的羌人。氐族人最终形成单一的民族,是由于有些羌人部落从高原迁于河谷,由游牧转向农耕,并在与周围汉族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受汉族先进经济与文化的影响,使其语言、经济、文化发生变化所致。

不同民族说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氐、羌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两个民族。由于古代氐与羌都是西戎,居住在西方,境地相邻,且多错居杂处,关系十分密切。但从羌、氐的原始分布、经济生活、服饰习惯等方面看,两者差别很大,氐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心理状态,与羌不同,故自古就是两个独立的民族。氐族人先人究竟来自何方,鱼豢在《魏略·西戎传》中称,氐族人“乃昔所谓西戎在于街、冀、獂道者”。街、冀、獂道均属天水郡,街,即街泉县、治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冀县,治今甘肃甘谷县东;獂道县,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鱼豢所云氐先人为街、冀、獂道地区诸戎,正与氐族人的传统地区相符。上述诸戎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史籍《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西斩戎之獂王事,獂王疑即是氐王。可知街、冀、獂道之戎,似是可以作为氐族人源流之一。

源于三苗说

另外,有学者认为,氐族与古老的三苗族有渊源关系。三苗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重要部落集团,与华夏族先民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在史籍《尚书》的《舜典》、《大禹谟》、《臯陶谟》、《禹贡》、《吕刑》诸篇中,均记载有三苗族的事迹。三苗族最早分布地带北达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与作为华夏文化来源的仰韶文化分布区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华夏集团向南扩张,三苗族不得不向西向南迁徙。一支沿汉水向西北迁徙,即在史籍《舜典》中记载的“窜三亩于三危”,迁徙到渭水上游和岷山以北的地区,亦即后来氐族人的原始分布中心;而另一支向南迁徙至鄱阳、洞庭湖之间,后复向西移,逐渐分布于湘西、黔东一带,其中一部分成为今天苗族的先人。因此,或认为三苗族西徙和南迁的两支分别成为氐族人和苗族的渊源之一。这种观点从氐族人和苗族都有相同的创始传说,与以服色为部落区分标志的共同特征、共同的农耕方式、氐族人地区留有苗的遗痕等方面均可得到证实:

第一,据《魏略·西戎传》中记载氐族人“其种非一,称盘瓠之后”,而在三苗族后裔的武陵蛮中也有盘瓠为始祖的传说;

第二,同书又云氐族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氐……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而苗族亦以服色分为黑苗、白苗、红苗、青苗、花苗等;

第三,氐族人从先秦以降就是农耕民族,三苗族的后裔武陵蛮也是农耕民族;

第四,据史籍《水经注·渭水》中记载:“渭水又东历大利,又东南流苗谷水注之,”清孙星衍云:“泾谷、伯阳谷、苗谷三水今清水县界。”清水县所属略阳郡正是氐族人比较集中的地带。苗谷之来源,可能与“三危三苗族所处”有关。因此,氐与三苗族似有渊源关系。

综上所述,氐族人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籍中,其来源可能与三亩及街、冀、獂道之戎有关。同时,由于与羌族相邻,又杂居共处,也吸收一些羌族成分。汉魏后,氐族人已形成一个较强大的人们共同体。

氐羌与炎帝、黄帝的关系

氐羌与炎帝、黄帝有着极其密切的血缘渊源关系。

据史籍《国语·晋语》中记述,炎、黄二帝为兄弟,是少典氏(父)与有娇氏之女安登(母)所生,黄帝得姓姬,炎帝得姓姜。《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火师,姜姓其后也。”在甲骨文字中,羌从羊从人,姜从羊从女,两字相通,表示族类与地望用羌,表示女性与姓用姜。民国初年以来,章太炎在《检论·序种姓》中已指出:“羌者,姜也。”后来傅斯年在《姜原》中进一步论证:“地望从人为羌字,女子从女为姜字”;顾颉刚在《九州之戎与戎禹》中更指明:“姜之与羌,其字出于同源,盖彼族以羊为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

姜姓各部落,奉伯夷、四岳为祖神。《国语·周语》说:“上帝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其后有申、吕、齐、许等国;《郑语》又说:“姜,伯夷之后也。”四岳又称太岳,《左传》隐公十一年说:“夫许,大岳之胤也”;庄公二十二年又说:“姜,太岳之后也。”四岳,在《山海经》中写作西岳,形近致误。杨宽在《中国上古史导论》中断言:“伯夷之称四岳与太岳者,盖又因伯夷本为西羌及姜姓民族之岳神耳。”

姜姓在西周为舅族之显姓,有申、吕、齐、许等诸侯,其中尤以齐与申,为周所倚重。姜姓诸侯为华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直到春秋,仍有姜姓之戎,姜戎的酋长驹支明确说:“我诸戎四岳之裔胄也。”即使姬姓,也有骊戎和狐戎,他们与晋通婚,受到了“同姓为婚”的指责。

氏羌与姜姓的关系,《山海经·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四岳,西四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与姜姓同奉伯夷、四岳为祖神而异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

《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记述:“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氐)人。”氐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

此外,远古神话还有关于共工与鲧是羌人的天神与祖神的内容,而大禹出于九州之戎或西羌。在第一编远古各部落集团一节已经述及,炎、黄二帝部落集团,起源于陇山东西,渭水上游,是其在东发展的为华夏的主要来源之一,往西发展的即氐羌族系。共工与鲧禹,源出陇山地区,而兴于黄河中游。到商代他们的苗裔多已与商人融合,有些则在商人眼中仍是羌人。

上述远古神话关于氐羌与炎黄的渊源关系,在考古学上得到了印证。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证明,陇山东西,黄河上游的仰韶文化与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距今七、八千年的,有陕甘接壤地带陇山两侧的老官台文化及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有河南及河北南部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大致上,今河南境内及河北南部的仰韶文化是从磁山裴李岗文化发展而来的;晋南、陕西乃至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是由老官台文化及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发展而来的,陇山以西,甘青及今宁夏南部,四川西北部,继仰韶文化发展的为马家窑文化,年代约当公元前3300~前2050年,基本上与黄河中游及古黄河下游的河南、晋南、陕西、冀南地区的龙山文化平行发展。这时中原地区已进入炎黄与两吴两大系统各部落集团的斗争与融合时期,形成以黄帝、尧、舜、禹为代表的王朝前古国共主“禅让”的时代。

在黄河中上游,继马家窑文化发展的是齐家文化,这是早期青铜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基本上重合。齐家文化的来源,可能不单纯来源于马家窑文化,也受了陇山以东乃至关中文化的影响,年代上限相当公元前2000年,已进入夏代编年范围。

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都比较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上游一些适于农耕发展的河谷地带,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当时人的生活遗留看,都是比较原始的农耕文化,同时养畜业和渔猎经济也占较大的比重,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继齐家文化发展的黄河上游青铜文化,陇山以西至甘南洮河流域有寺洼文化,仍以农业为主;黄河上游及湟水流域分布的卡约文化,则已发展为以游牧为按照传统的观点,羌人似乎从起源时代起就是游牧族群。同时传统的看法,认为原始社会各部落的经济发展,都是由采集、狩猎、游牧,再发展为农业的。考古学证明这种传统的看法是不科学的。中国所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除北部草原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诸文化可能是以狩猎或渔猎为主,其余各种新石器文化,包括陇山以西,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和早期青铜文化,都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只是在青铜文化有所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地各部落才突破自然的限制,来到广大草原上发展了畜牧业,成为游牧民族。西戎氐羌在起源时代,是由原始的农业各部落,到青铜时代才发展为游牧的各部落的,他们成为游牧民族是在中原已建立夏、商王朝的时期。典籍《说文》中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史籍《风俗通义》中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许慎、应劲所作的这种诠释,都是指夏商以来中国西部的羌人,若说氐羌起源时代,则都是以原始农业为主,兼事渔猎的各部落与族群。

夏商时期的氐羌

公元前二十一~前十一世纪,即夏商时期,包括在氐羌范畴中的各部,大致可分为今陕西子午岭以西和以东两大部类。

子午岭以西,其中尤其是陇山以西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洮河流域已进入青铜时代,但未出现较为统一的政权,历史文献对这些地区各部落的活动,缺乏明确的记载。考古文化则证明,在黄河上游及湟水、大通河流域,继齐家文化发展的有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年代大致相当于夏、商至西周,经济由原始农耕向游牧转让。黄河中上游及洮河流域乃至岷山上游今川西北地区,继齐家文化发展的有寺洼文化和安国文化。这两种文化与卡约、唐汪文化年代相当,并与之有共同渊源和许多共同特点,今主要的不同是寺洼、安国两种文化仍是以农耕为主要文化,畜牧业占明显比重,对于上述黄河中上游及上游两大类型的青铜文化,考古学界与民族史学界都判断属于氏羌族群的文化遗存。他们在政治上与夏、商王朝有何种联系无明确的记载,在经济、文化方面与中原地区的相互影响,则已在考古文化中有所反映。

子午岭以东,渭水流域及陕北,山西、河南西部,在夏代或为夏朝中心地区,或为夏朝西部诸方,除夏启曾对有扈氏进行征伐涉及今关中地区,很少见到夏王朝与西方及西北方各族矛盾冲突的记载。

《诗·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可能在商灭夏之后,西方与西北各部落方国随之臣服,但商代中晚叶,武丁以来的甲骨卜辞却反映出商代主要边患与征伐方向都比较集中在西方和西北方,主要方国有土方、叿方、羌方、鬼方与周方等。

在这些方国中,土方与叿方为西方劲敌,卜辞记录往往是商王亲征,对土方,武丁妇好也曾统兵征伐。卜辞中“登人”是征伐征集军队的意思,征土方、叿方一次征集达三千人,甚至五千人,征伐和入侵的次数也非常频繁。

早在1930年,郭沫若就已提出“所谓土方即是夏民族”的论断,其分布在今山西北部至内蒙古一带;1989年甲骨学家胡厚宣所撰的《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详征甲骨卜辞与文献记载,断定土方在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即夏遗民之未服商朝的方国,武丁时屡次进行征伐,然后在山西南部河汾之间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筑大邑镇抚,此即夏人中心区域,文献称之为大夏之地,“所以殷武丁以后土方反叛入侵及殷王征伐土方之卜辞大为减少了”。按卜辞记录推断,土方在商之西与西北,叿方更在土方之西,可能是分布在今陕北与晋北一带的游牧民族。

羌族在卜辞中,专称指称为羌的方国,泛称则包括西方与西北各部落和方国。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方国地理》所举武丁时一次征伐方的卜辞,征集归好之族三千人,“旅万人,共万三千人”。此外,还有北羌、多马羌等专称。《综述》共举关于北羌、马羌的卜辞五条,只有一条是记录对北羌的征伐,其余四条都记录着北羌与马羌对商朝的臣服。陈推断,马羌可能是马方之羌,也可能是马方与羌方。北羌与马羌既是臣属于商的羌人方国,总不出商的西边和西北边境的附近。

从事甲骨学研究的专家,曾对武丁以来的边患与商朝的征伐作过统计性研究,不仅发现卜辞表明当时的主要威胁来自西起汧陇,从西方和北方环绕商朝的地带,而且有时西方或西北各部落、方国“联合行动或结成联盟时,叿方常常居于主导地位。在有关战争的卜辞中,涉及叿方的不论数量还事类上看都居首位”。卜辞中对叿方战争的记录达二、三百条,土方也七八十条、对下危、巴方等战争内容也三五十条不等,“而对羌方、马羌、羌龙战争卜辞的总合不超过三四十条”。但卜辞中商朝捕获羌人(只羌)或用羌人作人牲、做奴隶,都是统称为“羌”,却不具体记载是叿方人、土方人、下危人,还是巴人。“这就启示,商代用人牲的羌的涵义并非仅限于羌方的臣民,而是对西北游牧民族的统称;‘只羌’卜辞不是卜对羌方的战争,而反映了对西北各方国边民有组织的劫掠运行”。

商朝不断向被他视作羌人的各部落、方国进行征战,有时并非因为被征伐的部落、方国有侵入与掠夺行为,而是专为捕掠人口,即“只羌”,除此以外,商朝还强迫已被征服的部落、方国进贡人、畜等,充分表现了奴隶占有制的商王朝民族压迫的特点。他们将这些主要是俘获也有一定数量进贡的羌人,用于祭祀祖宗、上帝、河岳或祈年、法灾等重要祀典,从两三人至上百人不等,其中武丁卜辞有“戊子卜,宕,贞亩今夕用三百羌于丁。“丁是武丁至祖庚、祖甲之世祭祀最隆重的祖先之一,多认为是指祖丁。辞末缀验辞‘用’,表现占卜后三百羌人一次被杀祭了。这是甲骨文中能确知的一次实际杀祭的最高数字”。在用作人牲的羌人中,不仅有一般的羌人,还有用“二羌白(伯)”的记录,而对夷人、奚人很少见用作人牲的记录,“以国族名相称的人牲除羌以外,出现在卜辞中次数一般较少,有的仅一二条”。除了作人牲,羌人奴隶多用于作畜牧生产,偶也有用于农耕生产,这些生产奴隶奚人及其他各族较多,而羌人则主要是用于作人牲。陈梦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羌可能与夏后氏为同族之姜姓之族是有关系的”。其他如郭沫若、顾颉刚、董作宾、胡厚宣等老一辈甲骨学与古史专家及上引罗琨的论文,都有类似的看法。

在被商王朝当作羌人或氐羌的方国中,也有和商朝关系比较好、甚至在商朝做官,参与商王对羌人的征伐,或者先与商处于敌对关系,后又成为商朝诸侯的。前者如鬼方,卜辞记录表明不仅罕见商王对鬼方的战争,而且“鬼族的代表人物良武丁时起就参与王朝的祭祀、征伐、掠夺羌人等活动,常与当时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重要成员相提并论,连是否‘得疾’都受到商王的关心”。在史籍《史记·殷本纪》中记述纣王曾“以西伯是、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即鬼侯。在卜辞中也有占卜是否让鬼族人参加祭祀作杀牲者,“验辞记占卜结果令鬼与周一同担任这个职务”。纣时“三公”是何种性质的官,难断,卜辞中有令鬼与周同参加商王祭祀活动作杀牲人的记载,证明商末鬼方与周族的首领确曾在商王朝廷用事。

总括子午岭以东被商王朝统称为羌的部落与方国,大致有三种情形:一种是游牧的羌人部落,但受商王朝的文化影响较多,在今山西北部、陕北至河套一带发现商朝时期这种游牧人的文化遗存颇丰富,叿方是这种人的代表。他们是商王朝在西方的劲敌,是商王朝主要的征伐对象。一种是夏遗民之未臣服于商朝者,如土方,经过征服,可能大多与商族融合,也可能有一部分往北成为匈奴人的来源之一,对龙的崇拜等文化特征在匈奴人中流传,大概与夏人遗裔土方加入匈奴族体有关。第三种即如周族人、鬼方等,与商王朝关系较好。周族人是华夏族三支主要来源之一,鬼方与楚人关系密切,也和春秋时期赤狄等隗姓狄人有渊源关系。

如今,氐氏族人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氐氏族人现主要分布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神池县一带地区。

河西郡:最早的河西郡是战国末期魏国所设,其境约在今日山西、陕西一带。汉朝时期所说河西郡是指河西四郡,即今甘肃的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是西汉武帝拓边后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所设置的。北魏时期设置的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地区。唐朝时期设置的河西郡,其时辖地在今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一带地区。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河西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夷姓。《山海经》:‘鼓延生灵恝,灵恝生氐人。’是氐、羌为炎帝之后。”

二、

氐姓分布:北京有此姓。

氐姓起源:见《万姓统谱》。源自氐羌,相传为炎帝之后。

氐姓郡望

河西郡:最早的河西郡是战国末期魏国所设,其境约在今日山西、陕西一带。汉朝时期所说河西郡是指河西四郡,即今甘肃的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是西汉武帝拓边后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所设置的。北魏时期设置的河西郡故治在今山西省临汾地区。唐朝时期设置的河西郡,其时辖地在今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一带地区。

中山郡:中国古代称“中山”者有四:①战国时期原为顾国的都城(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秦朝时期归属于巨鹿郡。②西汉汉高祖刘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汉景帝执政时期改回为中山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与河北省正定县之间一带,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和保定一带;南北朝时期后燕以为都城;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国置郡。③宋朝时期以定州为中山府,治所为安喜(今河北定县)。④宋朝时期的香山县;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民国政府将其改为中山县,今为广东中山市,孙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河西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夷姓。《山海经》:‘鼓延生灵恝,灵恝生氐人。’是氐、羌为炎帝之后。”

二、

氐姓分布:北京有此姓。

氐姓起源:见《万姓统谱》。源自氐羌,相传为炎帝之后。

氐姓姓氏源流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夷姓。《山海经》:‘鼓延生灵恝,灵恝生氐人。’是氐、羌为炎帝之后。”

二、

氐姓分布:北京有此姓。

氐姓起源:见《万姓统谱》。源自氐羌,相传为炎帝之后。

氐姓堂号

河西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夷姓。《山海经》:‘鼓延生灵恝,灵恝生氐人。’是氐、羌为炎帝之后。”

二、

氐姓分布:北京有此姓。

氐姓起源:见《万姓统谱》。源自氐羌,相传为炎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