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 百家姓
百家姓大全 查姓氏 姓氏起源 姓氏排名
姓氏:本
拼音:běn
排名:676
人口:约 1 万
罕见姓氏

本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676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本姓起源

本姓主要源自:姬姓、祁姓。

本姓起源一

源于鞑靼族,出自元朝时期鞑靼族木氏氏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今蒙古族本氏,原为鞑靼民族中的木氏家族,在元朝中期曾为朝廷上都大臣,至元朝末期犯满门抄斩之罪,为免杀身之祸,其家被迫迁逃入中原,并取不忘本之意,在“木”字中添“一”为“本”。上都,亦称北堂。在中国历史上,元朝覆灭后的残余蒙古势力,起先就是先退至上都重新建立起政权核心,因其地理位置在“北堂”,因称“北元”。宋、辽、金时期,该地区原称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部一带,是蒙古汗国时期的都城,元朝时期的夏都。大元王朝建立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将国都以及政治中心迁至大都,即今北京,但到了每年的农历4月,历代元朝皇帝一般都要去上都避暑,并在上都处理政务,直至农历8~9月秋凉时再返回大都。因此,上都一直保持了元朝政府政治分中心的地位。

该支本氏起先僻居洧南地区(今河南洧川),后迁往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一带繁衍生息,还形成了著名的“本庄”。如今,在长葛县境内约有两千余本氏族人。

本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今四川省绵阳市的本氏,原本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后。传说,明末清初,在朱明王朝覆灭之后,各等级的皇族贵胄皆受满清政府抄斩之祸,皇室中有兄妹两人被侍卫们死命救出,其中的妹妹后来嫁予一周姓人家。此后,兄妹俩皆更姓换名,将“朱”字上的一小撇去掉,表示坚决反清,不留辫子;又因为原来是高高在上在皇亲,今成了隐姓埋名、朝不保夕的没落之人,因此遂将“未”字上横移于木下,改为“本”字,意为虽天降于地,但决不忘本,由此,诞生了该支本氏一族。

时至今日,每年清明时节,该支本氏家族人等都会团聚一堂,缅怀先祖,最独特的,就是要展示由丝绸精美织绣的先祖从军作战时的画卷。

本姓起源三

源于祁姓,出自东汉灵帝后裔,属于汉姓夷化为氏。东汉末期,中国大陆的战乱,导致大量民众迁移向倭奴国,在彼地生息繁衍,成为现今的日本民族之一。现今日本国中的本氏一族已经基本上夷化为本砥氏、山本氏、瀬本氏、本间氏等,复入华则简称本氏、原田氏。

其源流衍化为:东汉灵帝刘宏→东汉献帝刘协→石秋王→阿智王(阿知使主)→阿多倍(高尊王)→山本直→高市大领→桧前领主→家主→泉→横佩→岩三→村主→本砥氏、山本氏、瀬本氏、本间氏、桥本氏、山本氏、本多氏、根本氏、野本氏、本田氏、吉本氏、池本氏、冈本氏、森本氏、藤本氏、本宁氏、本仪氏、西本氏、杉本氏、岸本氏、岩本氏、梨本氏、堀本氏、楠本氏……等等数十个本氏,皆具有明显的祁姓刘氏一脉的姓氏表征。

祁姓本氏族人皆尊奉汉献帝刘协为得姓始祖。

本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布楞都尔本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durben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布楞都尔本氏中即有冠汉姓为本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⑵.蒙古族科本氏,亦称库奔氏,世居厄鲁特(今内蒙古西部地区),满语为Keben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库氏、本氏等。

本姓起源五

源于鄂温克族,出自清朝时期鄂温克阿尔本昌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著名达斡尔族学者莫尔登·索米子宏(孟定恭,字镜双,西布特哈大莫尔登屯人,即今内蒙古莫力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撰著于民国二十三年(伪满洲国康德元年,公元1934年)的《布特哈志略》中记载:

鄂温克族阿尔本昌氏,世居嫩江流域西北的雅鲁河流域(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扎兰屯),历史上曾被称作“雅库特人”。在明朝末期,阿尔本昌氏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察哈尔部蒙古的林丹汗所控制,后有一部分族人为摆脱察哈尔部的掌控,由雅鲁河流域移居至索洛克奇与伦土库地区(今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州与乌克兰共和国之间),成为今俄罗斯与乌克兰地区的鞑靼民族联合体成员。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林丹汗所部被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所灭后,阿尔本昌氏族主体归附于后金政权,多居于额尔古纳左旗(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那吉(今内蒙古阿荣旗)一带。由于地处偏僻,社会发展十分缓慢,部分族人的社会形态甚至退化至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bentcangHala。

鄂温克族、满族阿尔本昌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与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鄂伦春族杂居,但社会往来较少。由于阿尔本昌氏族人擅长山林狩猎、饲养和使用训鹿,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多冠汉姓为本氏、山氏、鹿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本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刘佳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刘佳氏,亦称留佳氏,满语为Lin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李佳和罗、瓦尔喀(皆在今南自长白山区、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松花江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刘氏、雷氏、本氏等。该支本氏鼻祖为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之妃信妃的父亲、大将军刘佳·本志。信妃初赐信贵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册封为信嫔,后由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再次给予尊封。

在刘佳·本志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取先祖名字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本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刘协、刘宏、朱元璋、刘佳·本志。

本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位,以天水、巴西为郡望。

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四川绵阳安县秀水镇,河北省沧州市,台湾省、日本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均有本氏族人分布。

山阳郡:古代山阳郡有二:①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5年),又将其改为山阳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东晋朝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其时辖地在包括今河南省修武(青阳城)、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至隋朝初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巴西郡:即今四川南充。南充是已有建城两千二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川东北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古老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南充地区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夏王朝时期为“有果氏”之国,殷商时期属巴国,周王朝事情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时期的周显王三十七年(辛卯,公元前330年),巴子国国都迁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丙午,公元前315年)秦灭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戊申,公元前313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秦朝时期郡县建置依旧。西汉初期,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四川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东汉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东汉建安六年(庚午,公元370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期,郡县依旧。东晋时期,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南朝刘宋时期,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期,郡县建置依旧。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三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四川阆中)等十九县。五代时期,州县设置未变。后唐时期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北宋时期境内置三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十三县。南宋时期,境内置一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二州十五县。明朝时期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两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一州六县。清朝时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两府一州六县。民国初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七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六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一市六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1953年撤剑阁专区,划阆中县隶属。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1991年1月阆中撤县建市。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三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五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山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青阳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巴西堂:以望立堂。

原田堂:以望立堂。

大藏堂:以望立堂。

一、bě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贵州之普安,青海之天峻,甘肃之舟曲,山西之运城、忻州,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苑》既载,可见此姓之出不会晚於南北朝时期。望出河西。

2、《姓氏考略》注引张澍语云:“又为明本雅失里之后。甘肃、西宁有本姓。”本雅失里,明永乐间鞑靼裔可汗。

二、

本姓分布:安徽淮南、浙江开化、四川安县、汉源、甘肃康县、台湾台中、彰化、基隆、青海等地有此姓。

本姓起源:

1、见《姓苑》。

2、明时本雅失里之后。本雅失里为鞑靼后裔,永乐间为别失八里可汗,明成祖征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遁,后为瓦剌部马哈木所杀。

3、藏族姓。

本姓名人:

本高,明时成化年间举人。本进忠,清时甘肃西宁人(今青海西宁),乾隆中官至云南提督。

郡望:河西。

本姓郡望

山阳郡:古代山阳郡有二:①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5年),又将其改为山阳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东晋朝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其时辖地在包括今河南省修武(青阳城)、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至隋朝初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巴西郡:即今四川南充。南充是已有建城两千二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川东北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古老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南充地区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夏王朝时期为“有果氏”之国,殷商时期属巴国,周王朝事情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时期的周显王三十七年(辛卯,公元前330年),巴子国国都迁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丙午,公元前315年)秦灭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戊申,公元前313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秦朝时期郡县建置依旧。西汉初期,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四川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东汉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东汉建安六年(庚午,公元370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期,郡县依旧。东晋时期,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南朝刘宋时期,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期,郡县建置依旧。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三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四川阆中)等十九县。五代时期,州县设置未变。后唐时期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北宋时期境内置三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十三县。南宋时期,境内置一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二州十五县。明朝时期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两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一州六县。清朝时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两府一州六县。民国初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七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六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一市六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1953年撤剑阁专区,划阆中县隶属。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1991年1月阆中撤县建市。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三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五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山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青阳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巴西堂:以望立堂。

原田堂:以望立堂。

大藏堂:以望立堂。

一、bě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贵州之普安,青海之天峻,甘肃之舟曲,山西之运城、忻州,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苑》既载,可见此姓之出不会晚於南北朝时期。望出河西。

2、《姓氏考略》注引张澍语云:“又为明本雅失里之后。甘肃、西宁有本姓。”本雅失里,明永乐间鞑靼裔可汗。

二、

本姓分布:安徽淮南、浙江开化、四川安县、汉源、甘肃康县、台湾台中、彰化、基隆、青海等地有此姓。

本姓起源:

1、见《姓苑》。

2、明时本雅失里之后。本雅失里为鞑靼后裔,永乐间为别失八里可汗,明成祖征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遁,后为瓦剌部马哈木所杀。

3、藏族姓。

本姓名人:

本高,明时成化年间举人。本进忠,清时甘肃西宁人(今青海西宁),乾隆中官至云南提督。

郡望:河西。

本姓姓氏源流

一、bě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贵州之普安,青海之天峻,甘肃之舟曲,山西之运城、忻州,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苑》既载,可见此姓之出不会晚於南北朝时期。望出河西。

2、《姓氏考略》注引张澍语云:“又为明本雅失里之后。甘肃、西宁有本姓。”本雅失里,明永乐间鞑靼裔可汗。

二、

本姓分布:安徽淮南、浙江开化、四川安县、汉源、甘肃康县、台湾台中、彰化、基隆、青海等地有此姓。

本姓起源:

1、见《姓苑》。

2、明时本雅失里之后。本雅失里为鞑靼后裔,永乐间为别失八里可汗,明成祖征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遁,后为瓦剌部马哈木所杀。

3、藏族姓。

本姓名人:

本高,明时成化年间举人。本进忠,清时甘肃西宁人(今青海西宁),乾隆中官至云南提督。

郡望:河西。

本姓堂号

山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青阳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巴西堂:以望立堂。

原田堂:以望立堂。

大藏堂:以望立堂。

一、bě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贵州之普安,青海之天峻,甘肃之舟曲,山西之运城、忻州,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苑》既载,可见此姓之出不会晚於南北朝时期。望出河西。

2、《姓氏考略》注引张澍语云:“又为明本雅失里之后。甘肃、西宁有本姓。”本雅失里,明永乐间鞑靼裔可汗。

二、

本姓分布:安徽淮南、浙江开化、四川安县、汉源、甘肃康县、台湾台中、彰化、基隆、青海等地有此姓。

本姓起源:

1、见《姓苑》。

2、明时本雅失里之后。本雅失里为鞑靼后裔,永乐间为别失八里可汗,明成祖征之,本雅失里以七骑遁,后为瓦剌部马哈木所杀。

3、藏族姓。

本姓名人:

本高,明时成化年间举人。本进忠,清时甘肃西宁人(今青海西宁),乾隆中官至云南提督。

郡望: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