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 百家姓
百家姓大全 查姓氏 姓氏起源 姓氏排名
奥敦
姓氏:奥敦(奧敦)
拼音:ào dūn
排名:-1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奥敦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奥敦姓起源

奥敦姓第一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古肃慎族奥敦(奥屯)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明、清时期的满族鄂通氏,亦称鄂屯氏,满语为Etung Hala,汉义“强盛”,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唐朝时期为肃慎族中的一个部落,金国时期的汉化称谓就为“奥敦氏”或“奥屯氏”。在史籍《金史·奥敦丑和尚传》中记载:南宋宁宗赵扩嘉定九年(金宣宗完颜·珣贞佑四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十年,公元1216年)农历7月,成吉思汗指挥蒙古大军攻打代州(今山西代县),金国有一位著名的大臣叫奥敦·丑和尚,当时为金国代州的经略使,他率领代州军民顽强守城御战,震动当时天下。奥敦氏族人在金国灭亡之后,大多迁居在鄂通一带(今黑龙江同江勤得利农场额图古城)。由于其望族在金国时期居于商王朝的古鄂侯国之地(付逯城,亦称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因此在明朝时期改“奥”称“鄂”,成为鄂通氏、或鄂屯氏。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鄂通氏(鄂屯氏)多改为汉字单姓曹氏、鄂氏,少部分人则改为单姓奥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怀孟路:怀孟路在唐朝时期称怀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的沁阳、焦作等六市县一带地区。宋朝宝祐五年(丁巳,大蒙古国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曾改称怀孟路,元朝延祐六年(己未,公元1319年)改称怀庆路,元延祐七年(庚申,公元1320年)又改为怀孟路总管府。元太宗时期该府立十路课税使,元世祖中统元年(庚申,公元1260年)又立十路宣抚司,每路所辖郡县甚广,尚沿袭宋朝、金国之旧制。

付逯城:亦称河内县、沁阳县。夏王朝时期为覃怀地,属冀州。商王朝时期为鄂侯国,属畿内。西周时期为邘国地,又为雍国之西境;春秋时期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国之野王邑,再后为楚国所占。战国时期为魏国之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秦朝时期为河内郡所辖的野王邑。汉朝时期置野王县,后析为武德、波二县。晋朝时期废黜,恢复野王县,郡治由怀移至此县。隋朝时期改为河内县,因在黄河北。唐朝时期析为太行、忠义、紫陵三县,旋复合为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宋朝时期析置武德县,不久复并入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金国时期为南怀州治。元朝时期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朝时期属怀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阳县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以后,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改属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沁阳市直属于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怀孟堂:以望立堂,亦称怀州堂、野王堂、沁阳堂。

付逯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内堂,与怀孟堂实为同一堂号。

一、奥敦ào dūn

金代女真紫。《姓氏考略》收载,注云:“金姓。”金有奥敦·丑和尚。《金史》有传,任代州经略使。贞祐四年八月,元兵攻代州,丑和尚御战。元代有德兴府尹奥敦·世英。(按:《中国姓氏大全》引作“元代有德兴府君奥敦”,有误。)

二、奥敦(奧敦)

奥敦姓起源:金、元时女真人姓。

奥敦姓名人:

奥敦丑和尚,金时代州经略使。奥敦世英,元时德兴府尹,其先世仕金,为淄州刺史。

变化:

1、或即奥屯。

2、汉姓为曹。

奥敦姓历史名人

奥敦姓古代名人

奥屯襄金国(公元?~1214年待考),女真族,本名添寿,上京路人(今辽宁)。元帅、左都监。奥屯襄在金大定十年,袭猛安。丞相襄举通练边事,授崇义军节度副使,改乌古里飐详稳,召为都水少监、石州刺史。未几,为平南荡江将军,以功升寿州防御使,迁河南路副统军兼同知归德府事、昌武军节度使,仍兼副统军。崇庆改元,奥屯襄为元帅左都监,救西京,至墨谷口,一军尽殪,奥屯襄仅以身免,坐是除名。第二年,奥屯襄复授上京兵马使。金宣宗即位,擢奥屯襄为辽东路宣抚副使。未几,改速频路节度使,兼同知上京留守事。金崇庆二年农历2月,奥屯襄为元帅右都监,行元帅府事于北京。农历5月,改留守,兼前职,俄迁宣抚使兼留守。,金崇庆二年(公元1213年)农历11月,诏谕奥屯襄及辽东路宣抚使蒲鲜万奴、宣差蒲察五斤曰:“上京、辽东,国家重地,以卿等累效忠勤,故委腹心,意其协力尽公,以徇国家之急。及详来奏,乃大不然,朕将何赖。自今每事同心,并力备御,机会一失,悔之何及!且师克在和,善钧从众,尚惩前过,以图后功。”,金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农历1月,奥屯襄被北京宣差提控完颜习烈所害。没几天,完颜习烈亦为其部下所杀,诏曲赦北京。

奥敦良弼金国,(生卒年待考),女真族。著名礼部尚书。

奥敦世英元朝,(生卒年待考),女真族。著名将领。据《元史》记载,其先世仕金国,为淄州剌史。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八年(宋嘉定六年,金宣宗贞祐元年,公元1153年),元太祖铁木真兵下山东,淄州(金山东淄博)民众奉奥敦世英及弟奥敦保和迎降,元太祖授以二人官万户。奥敦世英倜傥有武略,由万户迁德兴府尹。当时金国的经略使苗道润率众欲复山西,奥敦世英与之拼战,尽克之。后来,奥敦世英要尽杀所俘之人,其母责之曰:“汝华族也,畏死而降,此卒伍尔,驱之死战,何忍杀之耶!”奥敦世英听从母亲之言,宽恕了那些俘虏。奥敦世英后来带领数骑巡部定襄,逝世于军中。

奥敦保和元朝,(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奥敦世英之弟。著名将领。据《元史》记载,奥敦世英逝世后,奥敦保和由万户升昭勇大将军、德兴府元帅,锡虎符,改雄州总管。寻以元帅领真定、保定、顺德诸道农事,凡辟田二十余万亩。奥敦保和后改任真定路劝农事,兼领诸署,赐居第、戎器、裘马,给户,食其租。奥敦保和五十六岁时在官仕上逝世。奥敦保和有四子:奥敦希恺、奥敦希元、奥敦希鲁、奥敦希尹、奥敦周卿。

奥敦希恺元朝(公元?~1265年待考),,女真族,奥敦保和之长子。著名大臣。承袭父官劝农事,皇太后锡以锦服,曰:“无坠汝世业。”当郡县有水旱时,奥敦希恺必力请蠲租调,民众皆信赖他。元军南征时,置军储仓于汴、卫,岁输河北诸路粟以实之,分冬月三限,失终限者死,吏征敛舞法,民甚苦之。奥敦希恺知其弊,蠲烦苛而民不扰。寻以劝农使兼知冀州。奥敦希恺至,为束约,健讼之俗为变。有蒙古军取百姓田牧,久不归还,奥敦希恺悉夺归之,军中无人敢怨言。,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迁顺天治中。三月,改顺德。又逾月,升知河中府,秩满归调。时阿合马专政,官以贿成,奥敦希恺不往见之,降武德将军,知景州,数月后逝世。

奥敦希元元朝,(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奥敦保和之次子。著名彰德漕运使。

奥敦希鲁元朝,(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奥敦保和之三子。著名澧州路总管。

奥敦希尹元朝,(生卒年待考),女真族,奥敦保和之幼子。著名将领。奥敦希尹孔武有力。元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李璮叛济南,元世祖命丞相史天泽讨之。奥敦希尹面见史天泽,陈述利害,愿击贼自效。史天泽试其骑射,对其精湛武艺赞不绝口,命充真定路行军千户。奥敦希尹与贼交战,矢无虚发,李璮部下败走入城中,诸王哈必赤赏银五十两。奥敦希尹又请筑外城围之,深沟高垒,俟其粮绝,不战而坐待其困,史天泽从之。不久,李璮弹尽粮绝,束手就擒。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枢密院录其功,自右卫经历六迁至同知广东道宣慰司事,后在官任上逝世。

奥敦周卿元朝,(生卒年待考),女真族,汉名又作奥屯,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奥敦保和之子。著名大臣、元散曲作家。奥敦周卿的先祖仕与金国。其父奥敦保和降靠元朝后,累立战功,由万户迁至德兴府元帅。奥敦周卿承袭在元世宗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为怀孟路总管府判官,后历官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佥事,江西、江东宪使,澧州路总管,至侍御史。奥敦周卿亦为元散曲前期作家,奥敦周卿当时曲作甚有名,与杨果、白朴有交往,相互酬唱。今存小令二首,套数三曲。《太和正音谱》列为“词林英杰”,俞德邻在《佩韦斋集·奥屯提刑乐府序》中有评其曲作。元朝艺术评论家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记载:“前辈名公”栏作“奥殷周侍御”,系“奥敦周卿”的脱误。

奥敦妙善元朝(公元1187~1275年),女,肃慎族(女真族),始讳妙善,后更弘道。著名道士。其祖父为金国初期镇国上将军,知密州而迁居于亳州(今安徽凤阳)。公元1204年,举家著道士服,邱处机敬其厉节不凡,举措刚毅,易之道名曰“希道”。玉阳真人王处一见而奇之,赐号曰“开真子”。奥敦妙善曾主持亳州洞霄宫修葺事,后赐诏护持宫中事,及中书省禁约榜文,有幸获入觐禁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道官之一。

奥敦丑和尚金朝,将领。

奥敦姓郡望

怀孟路:怀孟路在唐朝时期称怀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的沁阳、焦作等六市县一带地区。宋朝宝祐五年(丁巳,大蒙古国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曾改称怀孟路,元朝延祐六年(己未,公元1319年)改称怀庆路,元延祐七年(庚申,公元1320年)又改为怀孟路总管府。元太宗时期该府立十路课税使,元世祖中统元年(庚申,公元1260年)又立十路宣抚司,每路所辖郡县甚广,尚沿袭宋朝、金国之旧制。

付逯城:亦称河内县、沁阳县。夏王朝时期为覃怀地,属冀州。商王朝时期为鄂侯国,属畿内。西周时期为邘国地,又为雍国之西境;春秋时期为周地、郑地,后又为晋国之野王邑,再后为楚国所占。战国时期为魏国之地,后又属韩国,再后为卫国。秦朝时期为河内郡所辖的野王邑。汉朝时期置野王县,后析为武德、波二县。晋朝时期废黜,恢复野王县,郡治由怀移至此县。隋朝时期改为河内县,因在黄河北。唐朝时期析为太行、忠义、紫陵三县,旋复合为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宋朝时期析置武德县,不久复并入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金国时期为南怀州治。元朝时期属怀孟路,后改为怀庆路。明朝时期属怀庆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存县,改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阳县先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以后,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86年改属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沁阳市直属于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怀孟堂:以望立堂,亦称怀州堂、野王堂、沁阳堂。

付逯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内堂,与怀孟堂实为同一堂号。

一、奥敦ào dūn

金代女真紫。《姓氏考略》收载,注云:“金姓。”金有奥敦·丑和尚。《金史》有传,任代州经略使。贞祐四年八月,元兵攻代州,丑和尚御战。元代有德兴府尹奥敦·世英。(按:《中国姓氏大全》引作“元代有德兴府君奥敦”,有误。)

二、奥敦(奧敦)

奥敦姓起源:金、元时女真人姓。

奥敦姓名人:

奥敦丑和尚,金时代州经略使。奥敦世英,元时德兴府尹,其先世仕金,为淄州刺史。

变化:

1、或即奥屯。

2、汉姓为曹。

奥敦姓姓氏源流

一、奥敦ào dūn

金代女真紫。《姓氏考略》收载,注云:“金姓。”金有奥敦·丑和尚。《金史》有传,任代州经略使。贞祐四年八月,元兵攻代州,丑和尚御战。元代有德兴府尹奥敦·世英。(按:《中国姓氏大全》引作“元代有德兴府君奥敦”,有误。)

二、奥敦(奧敦)

奥敦姓起源:金、元时女真人姓。

奥敦姓名人:

奥敦丑和尚,金时代州经略使。奥敦世英,元时德兴府尹,其先世仕金,为淄州刺史。

变化:

1、或即奥屯。

2、汉姓为曹。

奥敦姓堂号

怀孟堂:以望立堂,亦称怀州堂、野王堂、沁阳堂。

付逯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内堂,与怀孟堂实为同一堂号。

一、奥敦ào dūn

金代女真紫。《姓氏考略》收载,注云:“金姓。”金有奥敦·丑和尚。《金史》有传,任代州经略使。贞祐四年八月,元兵攻代州,丑和尚御战。元代有德兴府尹奥敦·世英。(按:《中国姓氏大全》引作“元代有德兴府君奥敦”,有误。)

二、奥敦(奧敦)

奥敦姓起源:金、元时女真人姓。

奥敦姓名人:

奥敦丑和尚,金时代州经略使。奥敦世英,元时德兴府尹,其先世仕金,为淄州刺史。

变化:

1、或即奥屯。

2、汉姓为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