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 百家姓
百家姓大全 查姓氏 姓氏起源 姓氏排名
姓氏:史
拼音:shǐ
排名:82
人口:约 320 多万
最常见姓氏

史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822018年822014年82
2013年832007年822006年85
1995年711987年801982年76
明朝83元朝49宋朝48
北宋63

史姓起源

史姓主要源自:妫姓、姬姓。

史姓起源一

源于妫姓,出自黄 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氏仓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传说,仓颉为河南南乐人,另一说为冯翊人(今陕西大荔),黄帝时期为史官,人称“史皇氏”。相传在上古时候,黄帝属下有一位史官,名叫仓颉,史称“史皇”。仓颉头上长着四只眼睛,模样怪异,举止不同于常人。但是他善于观察事物,天生就能写会画,因而深受人民爱戴。在史籍《路史》中记载,他能够“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后来,史皇创立了象形文字,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刻痕为史的漫长历史,将人类带入文明。据说,在仓颉创制出文字的当夜,鬼神都为之哭泣。在他逝世后,人们把他葬在昌意城(今河南南乐)。

仓颉的后裔子孙们为了纪念先祖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便取他在世时担任的“史官”官职称谓作为姓氏,称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氏族人大多尊奉史皇仓颉为得姓始祖。

史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太史官尹佚,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尹佚是见于史籍最早的史氏人物,古代文献多把他推为史氏始祖。西周初年,尹佚出任太史一职,为人严正,后人把他作为史官的楷模,并将史佚、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西周四圣”。据史籍《新唐书》、《元和姓纂》等书的记载,史氏源于于西周太史尹佚。相传尹佚为人正直,忠于职守,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当时“四圣”。他曾经受命观察天文、制订历法并且记录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极受周王的赏识。

尹佚终身为周朝太史,历史上又称他为史佚,后人赞扬尹佚是史官的楷模,据说他的子孙世袭史官一职。在姓氏制度发生变化,逐渐成为单纯个人或家庭代称的时代,史佚的子孙后便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史氏。

史姓起源三

源于外夷,出自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史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唐朝时期,有一西域康国支系(今祁连昭武城)史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为“昭武九姓”诸小国之一。

史国在唐朝时期遭受大食国人(古阿拉伯帝国)的逼迫,有不少族人迁居中原以寻求唐王朝的保护,唐王朝当时将其安置于水草肥美的蒲昌海之地(今新疆罗布泊),其族人中有按汉俗以故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史氏,时代相传至今。

史姓起源四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族阿史那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北魏末期,突厥民族的阿史那部族还比较弱小,在隋王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有部分族人依附于太原王李渊。后突厥民族阿史那部族逐渐强大起来,这部分族人回归阿史那部的颉利可汗,与唐王朝对抗。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令大将军李靖与阿史那部战于定襄(今山西定襄),彻底击破突厥阿史那部,并千里追踪俘颉利可汗,“戮阿史那部,兵刃尽卷。”阿史那部十余万人被卷裹内迁,安置于唐王朝指定的五各州府。

其时,阿史那部族人中即有改汉姓为史氏者。如后来唐朝 发动 安史之乱的著名的营州宁夷州刺史 史思明,原本就是宁夷州突厥族阿史那部后裔。

史姓起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辽国时期官吏史馆学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辽国时期,设置有史馆学士这一官职,于辽景宗耶律·贤在保宁八年(公元976年)所设,归属于南面朝官国史院,地位在兼修国史之下,主要职责是编纂契丹民族的国史,即内史,多为耶律氏族人中有学识之人担当。

在史馆学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汉化为姓氏者,称史氏。

史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实哷氏,亦称什勒氏,世居乌叶尔拜柴(今黑龙江左岸俄罗斯境内)。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ire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

⑵.蒙古族苏穆察氏,世居鄂尔多斯(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c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

史姓起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石佳氏,亦称实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赤盏部,满语为Sigiya Hala,世居叶赫乌苏河(今吉林梨树),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石氏。

⑵.满族石富察氏,满语为Sifuca Hala,世居倭济(今黑龙江宁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石氏。

⑶.满族石穆鲁氏,亦称石莫勒氏,满语为Simulu Hala,世居浑春(今吉林珲春),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石氏、穆氏、鲁氏、萧氏等。

⑷.满族松吉氏,满语为Sunggi Hala,世居汪秦(今吉林汪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

⑸.满族松颜氏,满语为Sungyan Hala,世居尼亚满(今辽宁新宾尼亚满山),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史氏。

史姓起源八

源于土族,出自元末明初土族史卜氏部落,属于帝王以部落名称赐姓为氏。土族史氏,源出史卜氏部落。土族是中国西北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自称为“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尔”(白蒙古)、“土昆”(土人,吐浑人)、“土户家”等。居住地附近的藏族人称他们为“霍尔”(藏北游牧民的泛称),汉、回族人称他们为“土人”、“土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在土族的民间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蒙古人和当地的霍尔人通婚繁衍的后代。传说中的霍尔人是吐谷浑人,所以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土族人是古代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人早期从事畜牧业。至今,土族人仍有养羊的爱好和习俗,几乎家家户户都精于养羊,且爱羊至深。今土族同胞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宁市威远镇一带地区。

元末明初,土族史卜氏部落首领主动归附大明王朝,“并贡方物,太祖甚喜,赐酋史姓”,此后该部落皆称史氏,世代相传至今。

史姓起源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白族、土家族、瑶族、傣族、回 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史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史氏,世代相传至今。

史姓起源十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时期,宫廷设置有掌管记事、文书、典籍、祭祀等职责的官吏,通称为史官,也称作史臣。王宫之下所设置的六官之斯府内(天、地、春、夏、秋、冬),亦皆设有史官。春官之属下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等。史官多分左、右二史。在典籍《礼记·王簿》中记载:“王,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亦设有史官。到稀罕时期称作太史令,到东汉时期,太史令除了相关的记事、文书、典籍管理职能,海负责掌管天文、历法,属太常寺管辖,不过左、右换置,在史籍《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在整个春秋、战国直到西汉初期,各诸侯国的史官后裔子孙多为世袭,亦多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史氏,世代相传至今。

史姓起源十一

源于官位,出自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史学祭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史学祭酒,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石勒所设置的官位,专门聘请学识渊博之士担任,职责是教授王族子弟有关的史学知识。后赵政权,为羯族人石勒所建,立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今河北临漳)。后赵国强盛时,疆域包括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的一部分,最强大的时候曾统一了中国大部,仅有淮南的东晋、河西的前凉,辽东的慕容燕等地方小政权。惜乎后赵政权残暴不仁,以杀伐占天下,自己也内乱不止,因而仅存在了三十二年,却历了七主。

在史学祭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汉化为姓氏者,称史氏。

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溧阳县)。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柘城、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史氏起源复杂,自以官为姓称史氏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至魏晋南北朝时,在中国北方就已形成了五个郡望,郡望中的史氏主要源于汉朝史丹之后。

另据学者考证,源于安徽宣城的史氏族人皆为仓颉之后,从湖北武昌分支出来的史氏族人则为尹佚(史佚)的后裔。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族人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因政治,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离开中原迁徙的史氏族人部分移民,又改为姓石。

西汉朝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史恭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溧阳埭头镇)。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汉时期,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四川青神)。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族人分布。

史丹裔孙、后汉归义侯史苞的后人,在西晋时期因避永嘉之乱迁河西建康(今甘肃高台),遂形成当地望族;史丹孙史均,其儿子崇东汉初年累官至青、冀二州刺史,封溧阳县侯(今江苏溧阳埭头镇),后遂率子孙定居溧阳,形成溧阳史氏望族;史丹裔孙史节为唐礼部侍郎,迁高密(今山东高密),后形成高密望族;史丹有一孙史圹留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其中遂为京兆望族。这期间,突厥阿史那氏改姓为史氏后,在河南一带繁衍,成为当地一大姓氏。西汉末,史氏族人已入迁广东、广西。东汉时,迁入四川。

史氏族人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至唐、宋之际已分布江南许多地方,宋、明以后,史氏族人遍布全国。

三十世惟则公由山东迁浙江四明鄞县洗马桥,传至三十七世宾之公又由鄞城徙湖田布金寺兴柿树下。宾之公生杺卿、榘卿,榘卿妣娶三,子十四,其子居浙江者九,余昭、旺、晄、暻、曜五子于宋末元初兵燹之余,自浙江徙湖南桂阳州北衡阳乡调梅里亭下。昭公在亭下立基,生子三,政公、何公、兴公。政公裔由亭下分徙雷坪乡花园里、桥市乡天塘及枫树、宜章分水坳等外。旺公生公粲,公粲生可贯、可庚,贯、庚二公裔思族广人众,欲另开基址,於洪武八年迁永兴平乐胡碑下及新田清水洞。晄公由亭下徙居黄田北斗塘头等外。暻公由亭下徙居永兴寨岭背大冲洞等外。曜公由亭下徙居族里塘下山塘白石岭桐江破寨等外。晹公由亭下徙居水尾渡江边。乐公由浙江省绍兴府诸暨县调任桂阳州州牧,其后裔在此定居。

唐末五代时期,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

宋朝时期,今江西、河北有史氏。

至明朝时期,史氏族人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

清朝以后,史氏族人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今日史氏族人尤以湖南、山东为多,两省史氏约占全国史氏人口的37%以上。

溧阳郡:始建于楚、汉之际,西汉朝时期定为郡,后或为郡,或为县,其时辖地包括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丹阳市、宜兴市、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等一带地区。宋朝时期辖地曾一度扩展至整个太湖及无锡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历年战祸动乱,该地区均为人们避难之地。今仅为常州市下属县级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风景区。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高密国,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当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东汉时期改郡为县,隶属北海郡。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移治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南北朝后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当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高密市一带。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桂阳郡:亦称南平郡,治所在郴县,即今湖南郴州,辖今湘南粤北。桂阳历史悠久。桂阳上龙泉村有距今一万八千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址,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年代相符,被誉为“龙泉文化”。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祖神作耒于郴,教民耕种,桂阳之嘉禾(今嘉禾县)被视为禾仓堡,桂阳留下“神田占岁”的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桂阳属荆州楚地,《史记》记载:“游腾为公仲画策曰:请中封以桂阳为小令尹,则有楚。”可见桂阳与楚国的开成与兴旺同龄。至秦统一六国,施行郡县制,全国设三十六郡,桂阳为郴县地,属长沙郡。秦末汉初,汉高祖刘邦(己亥,公元前202年)分湖南地一国四郡始置桂阳郡,辖长沙郡南部及粤北地区,先后领郴、临武、便(永兴)、耒(耒阳)、南平(蓝山)、桂阳(连州)、阳山、含匡、曲江、浈阳、阴山等十一县。至宋建隆四年(癸亥,公元963年)郴州桂阳郡设桂阳郡军事(郴州军)废去郡的建制,桂阳郡史长达一千一百六十五年。南北朝时期,桂阳郡曾一度改为桂阳国,唐朝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朝廷设桂阳监于平阳县城,直属朝廷管辖,专事冶炼。宋朝绍兴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阳监升为桂阳军,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桂阳军升为桂阳路,设总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桂阳路改为桂阳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桂阳府改为桂阳州。清朝雍正十年(壬子,公元1732年)桂阳州升为桂阳直隶州,隶衡永郴桂道。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至今。

【“彬县”应为“郴县”,“彬州”应为“郴州”。】

建康郡: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高台西南。南北朝时期北朝魏废黜。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王孝杰曾于今高台东南置建康军,后其地归入吐蕃(今新疆)。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于晋朝,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从原丹阳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十一县。辖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隋、唐两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时或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或废郡存州则为宣州。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淅川、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高密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桂阳堂:以望立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溧阳堂:以望立堂。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逝世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怀溧堂:江苏溧阳是史氏起源处,因以为堂。

一、shǐ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四川之合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仓颉后有史氏。”相传仓颉乃黄帝的史官,其后或以官为氏。

2、郑樵亦注:“周太史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此例当与仓颉之后以史为氏者同。史之为氏,非独佚也,周有史佚,亦有史籀、史兴;晋有史苏、史黯、史赵、史龟、史墨;楚有史猈、史皇;卫有史䲡、史狗、史朝;齐有史嚣;秦有史颗,凡此之类并以史为氏。而未得世系者,又有太史氏、内史氏、左史氏、右史氏,皆主於史,不容无别。

3、《辞海》载:相传古代史国人来中国,有的即以史为姓。《中国姓氏大全》以为“史国”有二:“隋代古康国的支系有史国,遂以史为姓。”;“古代史国(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的南方人)来中国,有以史为姓者。”《姓氏词典》引《姓氏考略》注云:“‘隋时康国支庶分王有史国,即以史为氏。’康国,古国名、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朝管辖,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按:今已独立,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合《中国姓氏大全》所称二史国为一,当以此为是。北齐之史丑多者是。

4、郑樵又注:“阿史那氏改为史氏。”阿史那氏为突厥族姓。唐代史思明者是。

5、《姓氏考略》又注:唐代有史继先,“本夏后氏之苗裔。唐肃宗时赐姓史。”战国时魏有史起;汉代有史恭、史高;唐代有史维则,吴人,书法家;南宋有史达祖;明代有史可法;当代有史良。

二、

史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人口最多一百姓之一。尤以山东、湖南多此姓。二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39%。

史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史臣仓颉之后有史氏,见《路史》。

2、周大夫史佚之后,以官为氏。

3、春秋时晋、楚、卫、齐、秦等国皆有史氏。

4、隋唐时康国支庶有史国,以史为氏。即昭武九姓之一,参见戊地氏。

5、河南史氏,系唐时突厥姓阿史那氏所改。

6、唐时灵武、建康史氏,源自奚人(参见石抹氏)。

7、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抚顺。今满族姓。

8、土族史卜氏,汉姓为史。

9、蒙古、土家、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史姓名人:

史高,春秋时鲁国大司马、乐陵安侯。

郡望:宣城、武昌、京兆、河西、建康、高密、河南。

史姓历史名人

史姓古代名人

史佚西周,西周太史令。因官而得姓。

史鰌春秋,春秋时卫国史官。

史起战国,東周戰國時期魏國人。魏襄王执政时期,史起曾引漳水灌溉良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

史恭汉朝,汉宣帝舅公,凉洲刺史,抚养、辅佐宣帝有功,赠杜陵侯。

史丹西汉,西汉大臣。字君仲,鲁国人,徙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初以父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护太子家。竟宁元年(前33年),元帝寝疾,欲易太子。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梯泣固谏。太子得不易。及成帝即位,擢为长乐卫尉,迁右将军,赐爵关内侯,给事中。后徙左将军、光禄大夫。鸿嘉元年(前20年)封武阳侯。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心甚谨密,尤得信于上。极滋味声色之乐。为将军前后十六年,卒于永始年间,谥顷侯。

史崇东汉,东汉溧阳侯。

史渙东汉末年,東漢末曹操早期將領

史萬歲隋朝,隋朝軍事將領,開國四大名將之一,京兆杜陵人,父親是史靜,曾經擔任北周的滄州刺史,家族世代為將。有一個兒子叫史懷義。

史務兹唐朝,唐朝武后之宰相。

史思明唐朝,唐朝安史之亂首謀之一。

史浩南宋,南宋朝宰相。为岳飞平反昭雪。

史彌遠南宋,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

史嵩之南宋,南宋朝将军宰相。史浩侄子。

史达祖南宋,史達祖字邦卿,號梅溪,汴京人。韩侂胄的幕僚,任“省吏”,负责撰拟文稿,“奉行文字,拟帖撰旨,俱出其手”,颇得韩的倚重。宋寧宗开禧三年韩侂胄因北伐事敗被杀,達祖遭到牵连,被處以黥刑。流放到江汉。晚年困頓而死。

史天泽宋末元初,元朝忽必烈的丞相。镇阳王。

史可法明末,明末抗清名將。明朝东阁大学士,兵部尚書。

史夔清朝,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师。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阳侯51世孙。

史贻直清朝,江苏省鎮江府溧陽縣人,中國清朝官員,清朝文源阁大学士,宰相,军机大臣。溧阳侯52世孙。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史继谐

史云卿

史晨春秋,春秋时鲁相,曾为祀孔而以隶书作碑,立于 孔庙,史称“ 史晨碑”。该碑建于东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的时候,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碑上所刻的文字,就是春秋时鲁相史晨祀孔子的文章,分为前后两碑,前碑载奏章,后碑叙飨礼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诵,隶书神碑超逸,端正谨严,为后世 书法研习之宗。

史式(1922-),字执中,1922年8月生,安徽省全椒县人,幼年失学,自学成才,走过了一条坎坷而漫长的治学道路,因长期自学,练出了一些绝技,记忆力虽老不衰,能记住数以千计的电话号码,外出不需要带电话簿,被友人戏称为“电脑”。

史鱼春秋,卫国史官。

史万岁隋朝,杜陵人(今陕西西安)。隋朝名将。长于骑射,好读兵书。

史大奈唐朝,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唐朝开国功臣。

史务兹唐朝,武后之宰相。溧阳侯21世孙。

史朝义唐朝(公元?~762年待考),突厥族,史思明的长子;楼烦人(今山西)。著名唐朝“安史之乱”叛将。

史弥远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溧阳侯36世孙。

史籀周朝初期,著名史官史佚后裔。著名周宣王时太史、书法家。

史墨春秋,著名春秋晋国大夫。

史游西汉,著名西汉书法家。

史道硕西晋,画家,他有四个弟子,皆以善画得名。

史弘肇五代,字化元;郑州荣泽人(今河南郑州)。著名五代后汉名将,以武功显名。

史伦宋朝,燕京永清人(今河北永清)。著名宋朝教育家。

史际明朝,江苏溧阳人。著名明教育家。

史孟麟明朝,江苏宜兴人。著名明朝理学家。

史震林清朝,字岵冈;江苏金坛人。著名清朝文学家。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

史荣椿清朝,字荫堂;直隶大兴人(今北京大兴区)。著名清朝抗英将领。

史姓郡望

溧阳郡:始建于楚、汉之际,西汉朝时期定为郡,后或为郡,或为县,其时辖地包括今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丹阳市、宜兴市、安徽省郎溪、广德、浙江省长兴等一带地区。宋朝时期辖地曾一度扩展至整个太湖及无锡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历年战祸动乱,该地区均为人们避难之地。今仅为常州市下属县级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风景区。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高密国,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当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东汉时期改郡为县,隶属北海郡。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移治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南北朝后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当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高密市一带。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桂阳郡:亦称南平郡,治所在郴县,即今湖南郴州,辖今湘南粤北。桂阳历史悠久。桂阳上龙泉村有距今一万八千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址,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年代相符,被誉为“龙泉文化”。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祖神作耒于郴,教民耕种,桂阳之嘉禾(今嘉禾县)被视为禾仓堡,桂阳留下“神田占岁”的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桂阳属荆州楚地,《史记》记载:“游腾为公仲画策曰:请中封以桂阳为小令尹,则有楚。”可见桂阳与楚国的开成与兴旺同龄。至秦统一六国,施行郡县制,全国设三十六郡,桂阳为郴县地,属长沙郡。秦末汉初,汉高祖刘邦(己亥,公元前202年)分湖南地一国四郡始置桂阳郡,辖长沙郡南部及粤北地区,先后领郴、临武、便(永兴)、耒(耒阳)、南平(蓝山)、桂阳(连州)、阳山、含匡、曲江、浈阳、阴山等十一县。至宋建隆四年(癸亥,公元963年)郴州桂阳郡设桂阳郡军事(郴州军)废去郡的建制,桂阳郡史长达一千一百六十五年。南北朝时期,桂阳郡曾一度改为桂阳国,唐朝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朝廷设桂阳监于平阳县城,直属朝廷管辖,专事冶炼。宋朝绍兴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阳监升为桂阳军,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桂阳军升为桂阳路,设总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桂阳路改为桂阳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桂阳府改为桂阳州。清朝雍正十年(壬子,公元1732年)桂阳州升为桂阳直隶州,隶衡永郴桂道。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至今。

【“彬县”应为“郴县”,“彬州”应为“郴州”。】

建康郡: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高台西南。南北朝时期北朝魏废黜。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王孝杰曾于今高台东南置建康军,后其地归入吐蕃(今新疆)。

宣城郡:宣城郡始建于晋朝,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从原丹阳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十一县。辖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隋、唐两朝有宣州宣城郡,其时或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或废郡存州则为宣州。

陈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淅川、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高密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桂阳堂:以望立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溧阳堂:以望立堂。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逝世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怀溧堂:江苏溧阳是史氏起源处,因以为堂。

一、shǐ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四川之合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仓颉后有史氏。”相传仓颉乃黄帝的史官,其后或以官为氏。

2、郑樵亦注:“周太史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此例当与仓颉之后以史为氏者同。史之为氏,非独佚也,周有史佚,亦有史籀、史兴;晋有史苏、史黯、史赵、史龟、史墨;楚有史猈、史皇;卫有史䲡、史狗、史朝;齐有史嚣;秦有史颗,凡此之类并以史为氏。而未得世系者,又有太史氏、内史氏、左史氏、右史氏,皆主於史,不容无别。

3、《辞海》载:相传古代史国人来中国,有的即以史为姓。《中国姓氏大全》以为“史国”有二:“隋代古康国的支系有史国,遂以史为姓。”;“古代史国(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的南方人)来中国,有以史为姓者。”《姓氏词典》引《姓氏考略》注云:“‘隋时康国支庶分王有史国,即以史为氏。’康国,古国名、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朝管辖,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按:今已独立,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合《中国姓氏大全》所称二史国为一,当以此为是。北齐之史丑多者是。

4、郑樵又注:“阿史那氏改为史氏。”阿史那氏为突厥族姓。唐代史思明者是。

5、《姓氏考略》又注:唐代有史继先,“本夏后氏之苗裔。唐肃宗时赐姓史。”战国时魏有史起;汉代有史恭、史高;唐代有史维则,吴人,书法家;南宋有史达祖;明代有史可法;当代有史良。

二、

史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人口最多一百姓之一。尤以山东、湖南多此姓。二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39%。

史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史臣仓颉之后有史氏,见《路史》。

2、周大夫史佚之后,以官为氏。

3、春秋时晋、楚、卫、齐、秦等国皆有史氏。

4、隋唐时康国支庶有史国,以史为氏。即昭武九姓之一,参见戊地氏。

5、河南史氏,系唐时突厥姓阿史那氏所改。

6、唐时灵武、建康史氏,源自奚人(参见石抹氏)。

7、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抚顺。今满族姓。

8、土族史卜氏,汉姓为史。

9、蒙古、土家、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史姓名人:

史高,春秋时鲁国大司马、乐陵安侯。

郡望:宣城、武昌、京兆、河西、建康、高密、河南。

史姓姓氏源流

一、shǐ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四川之合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仓颉后有史氏。”相传仓颉乃黄帝的史官,其后或以官为氏。

2、郑樵亦注:“周太史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此例当与仓颉之后以史为氏者同。史之为氏,非独佚也,周有史佚,亦有史籀、史兴;晋有史苏、史黯、史赵、史龟、史墨;楚有史猈、史皇;卫有史䲡、史狗、史朝;齐有史嚣;秦有史颗,凡此之类并以史为氏。而未得世系者,又有太史氏、内史氏、左史氏、右史氏,皆主於史,不容无别。

3、《辞海》载:相传古代史国人来中国,有的即以史为姓。《中国姓氏大全》以为“史国”有二:“隋代古康国的支系有史国,遂以史为姓。”;“古代史国(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的南方人)来中国,有以史为姓者。”《姓氏词典》引《姓氏考略》注云:“‘隋时康国支庶分王有史国,即以史为氏。’康国,古国名、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朝管辖,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按:今已独立,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合《中国姓氏大全》所称二史国为一,当以此为是。北齐之史丑多者是。

4、郑樵又注:“阿史那氏改为史氏。”阿史那氏为突厥族姓。唐代史思明者是。

5、《姓氏考略》又注:唐代有史继先,“本夏后氏之苗裔。唐肃宗时赐姓史。”战国时魏有史起;汉代有史恭、史高;唐代有史维则,吴人,书法家;南宋有史达祖;明代有史可法;当代有史良。

二、

史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人口最多一百姓之一。尤以山东、湖南多此姓。二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39%。

史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史臣仓颉之后有史氏,见《路史》。

2、周大夫史佚之后,以官为氏。

3、春秋时晋、楚、卫、齐、秦等国皆有史氏。

4、隋唐时康国支庶有史国,以史为氏。即昭武九姓之一,参见戊地氏。

5、河南史氏,系唐时突厥姓阿史那氏所改。

6、唐时灵武、建康史氏,源自奚人(参见石抹氏)。

7、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抚顺。今满族姓。

8、土族史卜氏,汉姓为史。

9、蒙古、土家、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史姓名人:

史高,春秋时鲁国大司马、乐陵安侯。

郡望:宣城、武昌、京兆、河西、建康、高密、河南。

史姓堂号

高密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桂阳堂:以望立堂。

建康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溧阳堂:以望立堂。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逝世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怀溧堂:江苏溧阳是史氏起源处,因以为堂。

一、shǐ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四川之合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朝鲜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仓颉后有史氏。”相传仓颉乃黄帝的史官,其后或以官为氏。

2、郑樵亦注:“周太史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此例当与仓颉之后以史为氏者同。史之为氏,非独佚也,周有史佚,亦有史籀、史兴;晋有史苏、史黯、史赵、史龟、史墨;楚有史猈、史皇;卫有史䲡、史狗、史朝;齐有史嚣;秦有史颗,凡此之类并以史为氏。而未得世系者,又有太史氏、内史氏、左史氏、右史氏,皆主於史,不容无别。

3、《辞海》载:相传古代史国人来中国,有的即以史为姓。《中国姓氏大全》以为“史国”有二:“隋代古康国的支系有史国,遂以史为姓。”;“古代史国(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的南方人)来中国,有以史为姓者。”《姓氏词典》引《姓氏考略》注云:“‘隋时康国支庶分王有史国,即以史为氏。’康国,古国名、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朝管辖,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按:今已独立,称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合《中国姓氏大全》所称二史国为一,当以此为是。北齐之史丑多者是。

4、郑樵又注:“阿史那氏改为史氏。”阿史那氏为突厥族姓。唐代史思明者是。

5、《姓氏考略》又注:唐代有史继先,“本夏后氏之苗裔。唐肃宗时赐姓史。”战国时魏有史起;汉代有史恭、史高;唐代有史维则,吴人,书法家;南宋有史达祖;明代有史可法;当代有史良。

二、

史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为人口最多一百姓之一。尤以山东、湖南多此姓。二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39%。

史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史臣仓颉之后有史氏,见《路史》。

2、周大夫史佚之后,以官为氏。

3、春秋时晋、楚、卫、齐、秦等国皆有史氏。

4、隋唐时康国支庶有史国,以史为氏。即昭武九姓之一,参见戊地氏。

5、河南史氏,系唐时突厥姓阿史那氏所改。

6、唐时灵武、建康史氏,源自奚人(参见石抹氏)。

7、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抚顺。今满族姓。

8、土族史卜氏,汉姓为史。

9、蒙古、土家、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史姓名人:

史高,春秋时鲁国大司马、乐陵安侯。

郡望:宣城、武昌、京兆、河西、建康、高密、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