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 百家姓
百家姓大全 查姓氏 姓氏起源 姓氏排名
姓氏:乘
拼音:chéng
排名:1852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乘姓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85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乘姓起源

乘姓主要源自:姜姓、芈姓、复姓。

乘姓乘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末期齐国君主齐景公狩猎与操演兵车阵式之千乘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古邑“千乘”,在殷商末年属于商朝诸侯薄姑国属地。西周初年,周成王灭薄姑国,毁其宗庙,并将薄姑地赐予太公望(姜子牙)以扩建齐国。姜太公即在临淄筑建国都,并依次分封自己有功的“大夫”。各大夫随即也筑造城邑,以组织管理自己的社民,阳信归属的邑城旧址在今山东省阳信县温店镇丁庙村。

周简王姬夷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齐景公姜杵臼继位,用晏婴为相,也曾“向孔子问政”,内修国政,外操强兵,在列国之中,首屈一指。齐国当时有战车较多,阅兵时竟有“千乘”列阵。因此各国都称齐国是“千乘之国”。齐景公到阳信一带广袤的平原来狩猎,深知地利的优势,即在此周围安排养牧他那四千多匹战马,并在此开辟校场,操演兵车阵式各种战法。据史籍《史记》记载:“景公爱少子荼,欲立为太子,诸大夫不服,景公老,恶言嗣事,乃谓诸大夫日:为乐耳,国何患无君乎?”为避诸大夫多言,齐景公即以狩猎与练兵为名,经常长居于邑中。

周敬王姬丐三十年(公元前490年),诸大夫欲请齐景公回临淄,立太子,齐景公则避而言他地对诸大夫及诸公子说:此地最宜养马练兵。这里真美,我深爱此地,待我百年之后就干脆葬在这里吧。当年“秋,景公病,命齐相立少子荼为太子,并逐群公子,迁之莱。景公卒,太子荼立,冬未葬,而群公子畏诛,皆出亡。”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齐悼公姜阳生继位,为及时树立自己正统威望,即遵齐景公的遗愿,齐悼公宣布:此邑名改称“千乘“(今山东阳信西鄙方城洼),将“狼”地方圆十里辟建为正式的大型兵城(今山东阳信雾宿洼遗址),在兵城西南另筑高台(今山东阳信狼丘遗址),以指挥操练;并将齐景公真的就葬于杨林(今山东阳信城西郊西北村,后人唤作杨家冢)。另在临淄另立衣冠冢以供祭祀。从此,历史上最早的“千乘邑”城,就在今鲁北阳信境内诞生了。战国时期,燕国君主姬哙让位于相国“子之”,由此引发了燕国大乱。周郝王姬延元年(公元前314年),齐国趁火打劫,田齐宣王田辟疆借平乱名义攻进燕国,攻破燕国都城,杀了燕王哙,使燕国差点亡国。燕昭王姬职立志报仇,筑“黄金台”,拜乐毅为亚卿,西盟强秦,东合楚韩赵魏诸国,联手进攻齐国。周郝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杀奔齐国。乐毅出兵半年,连下齐国七十多城,最后只剩莒和即墨两城。燕、齐两国相邻,齐国挨近燕国的千乘邑、博昌邑等邑尽属乐毅。攻破齐国都城临淄后,燕昭王为了彻底摧毁齐国,即把近燕的“千乘邑”和“千乘兵城”彻底平毁,能搬运的东西全部运走,千乘邑全境“皆为郡县以属燕”。至此,已经有三百十三年春秋文明史的千乘城毁于一旦。五年后,田单以火牛阵破燕军,齐襄王田法章在复国复城的过程中,将千乘邑的城邑迁出县境而南至高苑,故地的行政管理一应民务仍属千乘邑。

在齐景公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殁居之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千乘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千氏、乘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乘氏的姓氏读音作shèng(ㄕㄥˋ)。

乘姓乘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子乘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子乘,专职负责掌管楚军中卫(军车),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乘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姓氏读音作zhèng(ㄓㄥˋ)。

乘姓乘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鲁国古乘氏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鲁国有乘氏邑,故城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钜野县西南一带地区,是春秋时期“西狩获麟”之地,秦朝末期彭越起兵之所,在秦、汉之际属济阴郡,后改隶山阳郡郓州。其时住民自春秋末期就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乘氏,读音作chéng(ㄔㄥˊ)。在中国历史上的东汉末期,曾经在乘氏邑发生过一场大战,史称“乘氏之战”:

汉献帝刘协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温侯吕布和军师陈宫率一万多兵马从东缗(今山东金乡)出发攻打曹操。当时汉相曹操就驻军于乘氏城(今山东菏泽钜野),部队都下乡收麦子去了(兵皆出取麦),留守还不到一千人,乘氏城内空虚以极。曹操便让随军的女眷们都拿上旗帜到城陴(短墙上)去站岗。正好乘氏城西边有一段大堤,堤南有一大片树林,深不可测。吕布来了以后,看见城墙上站着女人,城西边又有大堤,堤南林木幽深,便怀疑曹操在那里设有埋伏。陈宫力劝吕布及时发动进攻,但吕布自以为是地说:“曹操这个家伙很狡猾,我可不上当!”根本就不听陈宫的意见,竟自率军向南后退了十余里。如此一来,反而给曹操以充足的时间调回军队并及时进行了部署。等到第二天吕布率军再来时,曹操“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吕布则“令轻兵挑战”。两军相遇后,曹操的伏兵瞬间都从堤内冲出,“步骑并进”,打得吕布落荒而逃,曹操“追至其营而还”。事后,陈宫仰天叹道:“布,非与谋也!”

乘姓乘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的公族后裔公乘氏,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公乘氏,出自秦、汉时期的公族后裔,以爵号为氏。在秦、汉时期,公族爵位分有二十等。按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爵二十: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在二十个爵位中,自第一级至第四级都是士族,自第五级至第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平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超过的要回授给同族的人。自第十级左庶长至第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第十九级、第二十级均为列侯。其第八级为公乘,从平民中因功晋封官爵者到该级截止,但可世袭此爵位,有其后裔子孙以爵位称号为姓氏者,称公乘氏。

在公乘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以先祖官爵称谓为姓氏,称公乘氏,后省文简化位单姓公氏、乘氏,乘氏读音作zhèng(ㄓㄥˋ)。

乘姓乘姓起源五

源于复姓,属于以复姓省文简化为氏。古代有复姓乘马氏,为掌管或饲养战马之官吏的后裔;有乘丘氏、乘邱氏,为以骑兵驻守于战略要地之领军的后裔,后皆分别省文简化为单姓乘氏、马氏、丘氏、邱氏等,乘氏读音作shèng(ㄓㄥˋ)。

乘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京兆、咸阳、颍川、汝南为郡望,现行较罕见姓氏。

上海松江,江西永修,山西长治、晋城、运城,辽宁清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春秋时有乘盆;汉代有乘昌,煮枣侯;又有乘弘,博士;晋代有乘越;宋代有乘泽,益州推官。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都城所在的由中央政府直辖的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颍川郡: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东麓)。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长葛),昆吾(今河南许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战国末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今河南许昌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今河南长葛老城)、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三国时期,曹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许昌郡(今河南许昌张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河南长葛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河南长葛老城)。东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为颍州。东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隋晁时期改许州为颍川郡,辖十四县,颍川(今河南禹州)、长葛、许昌、隐强(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称许州。北宋初,许州,隶京西路。宋元丰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宋大观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时期,许昌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朝初期,许州、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河南新密)、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所郑县(今河南郑州),鄢陵则直属河南省。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京兆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一、ché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永修,山西之长治、晋城、运城,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山海经》注云:“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又引《世本》曰:“乘睢,古贤人。”乘厘、乘睢,“此乘姓之始”。当系出风姓。

2、郑樵注引《风俗通》云:“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子乘,楚公族大夫屈荡之子。系出芈姓,或谓出自屈氏。

二、shèng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且注其源:

1、其据《风俗通义》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其引《姓觿》注云:“以地名为姓氏。‘古乘氏国在来地,后因氏。’西汉乘氏县治所在今山东巨野西南。”汉代有乘弘;南朝齐有乘公济。一音chéng,亦姓。

三、

乘姓分布:浙江上虞、四川安县、安徽淮南、湖南湘潭、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乘姓起源:

1、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见《山海经》。乘睢,古贤人也,见《世本》。此为乘姓之始。

2、古有乘氏国(故城在今山东巨鹿西南),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乘姓名人:

乘昌,汉时封煮枣侯。乘泽,宋时益州推官。

郡望:平阳。

四、

乘姓起源:春秋时楚大夫子乘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

乘姓名人:

乘胜,汉时益州太守。

郡望:平阳。

变化:一作〔椉〕。

乘姓郡望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都城所在的由中央政府直辖的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颍川郡: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东麓)。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长葛),昆吾(今河南许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战国末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今河南许昌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今河南长葛老城)、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三国时期,曹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许昌郡(今河南许昌张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河南长葛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河南长葛老城)。东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为颍州。东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隋晁时期改许州为颍川郡,辖十四县,颍川(今河南禹州)、长葛、许昌、隐强(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称许州。北宋初,许州,隶京西路。宋元丰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宋大观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时期,许昌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朝初期,许州、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河南新密)、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所郑县(今河南郑州),鄢陵则直属河南省。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京兆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一、ché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永修,山西之长治、晋城、运城,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山海经》注云:“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又引《世本》曰:“乘睢,古贤人。”乘厘、乘睢,“此乘姓之始”。当系出风姓。

2、郑樵注引《风俗通》云:“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子乘,楚公族大夫屈荡之子。系出芈姓,或谓出自屈氏。

二、shèng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且注其源:

1、其据《风俗通义》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其引《姓觿》注云:“以地名为姓氏。‘古乘氏国在来地,后因氏。’西汉乘氏县治所在今山东巨野西南。”汉代有乘弘;南朝齐有乘公济。一音chéng,亦姓。

三、

乘姓分布:浙江上虞、四川安县、安徽淮南、湖南湘潭、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乘姓起源:

1、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见《山海经》。乘睢,古贤人也,见《世本》。此为乘姓之始。

2、古有乘氏国(故城在今山东巨鹿西南),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乘姓名人:

乘昌,汉时封煮枣侯。乘泽,宋时益州推官。

郡望:平阳。

四、

乘姓起源:春秋时楚大夫子乘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

乘姓名人:

乘胜,汉时益州太守。

郡望:平阳。

变化:一作〔椉〕。

乘姓姓氏源流

一、ché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永修,山西之长治、晋城、运城,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山海经》注云:“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又引《世本》曰:“乘睢,古贤人。”乘厘、乘睢,“此乘姓之始”。当系出风姓。

2、郑樵注引《风俗通》云:“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子乘,楚公族大夫屈荡之子。系出芈姓,或谓出自屈氏。

二、shèng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且注其源:

1、其据《风俗通义》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其引《姓觿》注云:“以地名为姓氏。‘古乘氏国在来地,后因氏。’西汉乘氏县治所在今山东巨野西南。”汉代有乘弘;南朝齐有乘公济。一音chéng,亦姓。

三、

乘姓分布:浙江上虞、四川安县、安徽淮南、湖南湘潭、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乘姓起源:

1、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见《山海经》。乘睢,古贤人也,见《世本》。此为乘姓之始。

2、古有乘氏国(故城在今山东巨鹿西南),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乘姓名人:

乘昌,汉时封煮枣侯。乘泽,宋时益州推官。

郡望:平阳。

四、

乘姓起源:春秋时楚大夫子乘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

乘姓名人:

乘胜,汉时益州太守。

郡望:平阳。

变化:一作〔椉〕。

乘姓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一、ché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永修,山西之长治、晋城、运城,辽宁之清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山海经》注云:“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又引《世本》曰:“乘睢,古贤人。”乘厘、乘睢,“此乘姓之始”。当系出风姓。

2、郑樵注引《风俗通》云:“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子乘,楚公族大夫屈荡之子。系出芈姓,或谓出自屈氏。

二、shèng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且注其源:

1、其据《风俗通义》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子乘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其引《姓觿》注云:“以地名为姓氏。‘古乘氏国在来地,后因氏。’西汉乘氏县治所在今山东巨野西南。”汉代有乘弘;南朝齐有乘公济。一音chéng,亦姓。

三、

乘姓分布:浙江上虞、四川安县、安徽淮南、湖南湘潭、台湾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乘姓起源:

1、咸鸟生乘厘,伏羲孙也,见《山海经》。乘睢,古贤人也,见《世本》。此为乘姓之始。

2、古有乘氏国(故城在今山东巨鹿西南),后因以为氏,见《姓考》。

乘姓名人:

乘昌,汉时封煮枣侯。乘泽,宋时益州推官。

郡望:平阳。

四、

乘姓起源:春秋时楚大夫子乘之后,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

乘姓名人:

乘胜,汉时益州太守。

郡望:平阳。

变化:一作〔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