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诗诗词
诗词工具全集 查诗词 查诗人
捉船行全文
生成钢笔字帖

捉船行

guānchāizhuōchuánwèizǎibīng
chuánmǎituōzhōngchuánxíng
zhōngchuángǎngqiěqián
xiǎochuánzhīchàng
jùnzuóxià
kuàijiǎngzhuīfēngyáo
cūnrénzhǒuzhuōtóulái
bèiniúnàibiān
chuánxiǎoyàoyòng
zhēngzhíxiōngxiōngrényōng
qiántóuchuánjiàngǎnxíng
xiǎoshìgāoliǎnqiánsòng
chuánjiājiāhuàishíqiān
guānchádiǎnhòunián
huíréngsuǒchángxíngfèi
lìngpàiméntānyúnchuán
jūnjiàn
guānfǎngwéiéyòngchù
péngchātóuzhù
捉船行译文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官吏运兵捉民船,大船花钱得免捉中船。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中船躲入芦苇港,小船不知底细唱着歌走远。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官府昨下文书官吏如虎,迎风摇桨急追赶。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船夫捉襟露肘捉住头,背如土牛挨皮鞭。

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船小无用苦哀求,争执不休路人围观。

题敛钱送。前船见状不敢行,懂事的船工急忙给官吏来凑钱。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船户家家破费十千,等候官吏查点慢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开船回走仍缴通行费,另外还摊派雇船的钱。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彭插旗马头住。你没看见吗,官府的大船没动用,插旗鸣鼓停靠在码头边。

官吏运兵捉民船,大船花钱得免捉中船。 中船躲入芦苇港,小船不知底细唱着歌走远。 官府昨下文书官吏如虎,迎风摇桨急追赶。 船夫捉襟露肘捉住头,背如土牛挨皮鞭。 船小无用苦哀求,争执不休路人围观。 前船见状不敢行,懂事的船工急忙给官吏来凑钱。 船户家家破费十千,等候官吏查点慢如年。 开船回走仍缴通行费,另外还摊派雇船的钱。 你没看见吗,官府的大船没动用,插旗鸣鼓停靠在码头边。

捉船行注解
1
行: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多在铺叙之中暗寓讽叹。如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魏晋乐府有《燕歌行》、《从军行》。运。给官吏送钱,逃避被捉应差之祸。
2
郡符:郡里发下来的文书命令。
3
肘:臂节弯曲之处,这里指手臂。
4
土牛:即春牛,用土筑成。古代在立春前一日有迎的仪式,由人扮作勾芒神,用鞭子抽打土牛,叫做“鞭春”。
5
苦辞:苦苦地哀告。
6
汹汹:吵闹的声音大。
7
篙:撑船用的竹竿。
8
坏十千:破费了许多钱。十贯钱,这里是指数目很大,并非实指。等候很长的时间。
9
常行费:按例应送的钱。
10
门摊:指按户摊派的捐税。
11
云雇船:说是作代雇船只的费用。说。
12
官舫:官家的船只。船。高大的样子。
13
马头:即码头,水边专供停船的地方。
捉船行赏析

《捉船行》这首诗,反映了地方官吏在江南水乡借口军运,四处捉船、横加勒索、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诗分前后两个部分,共五层:第一层写官差捉船,第二层写吏役如虎,第三层写篙师敛钱买行,第四层写勒索样之多,第五层写官舫停泊码头。“官差捉船为载兵”,诗首句即点明捉船的因由,原来是“载兵”去镇压抗清武装,暴虐不仁之举更是为的残民以逞之行。“捉”字,与“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中“捉”,用法相同,写足了官差的横行,政治的黑暗。“为载兵”,点明了捉船目的,同时,也反映出清朝统治者调遣军队、镇压抗清斗争的罪恶行径。接着,就大船、中船、小船分别言之:大船买脱,中船潜避,小船无知,则被捉住。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句中“且”字,表明芦港潜避,是暂时的,终归逃脱不了吏役的魔掌。这就告诉人们:大船、中船、小船都在鱼肉之列。这一层是总述。以下三层,具体写吏役如虎、横加勒索的情景:先写府里征用船只的文书下达后,吏役火速般地下村捉船敲诈勒索,村人穷得衣不蔽体,哪里会有钱供他们敲诈,只能忍受着鞭杖之苦。“快”“进”“急”,形容吏役闻风而动,争先恐后之状。“露肘”,见出村人穷困至极。“背似土牛”,用了一个典故。《魏书·甄琛传》:“赵修小人,背似土牛,殊耐鞭杖。”“土牛”,古时迎春用的土制春牛,以鞭捶打,谓之鞭春。此处用以比喻吏役象鞭捶土制春牛一样鞭打村人。接下去,写村人苦哀求,而吏役气势汹汹,往来船只,也只好送钱买放。“前头船见不敢行”,从侧面显示出“吏如虎”不送钱,将被捉去。再下去,写勒索名目繁多,花样翻新。“仍”“另”表明除了查点钱,还有“常行费”与“门摊”,因而“船户家家坏十千”。在这三层里,既有对吏役的鞭挞,又有对聚敛的抨击,更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尤其可贵的是:诗人把官吏比作吃人的老虎,把村人比作耐鞭的土牛,其内在含意更深远了“君不见”三字,盛唐诗歌行体多用之,或以领起下文,或以推开意境意思都比较虚,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高适《燕歌行》)等。此处则是用以表转折,由第一部分写私船惨遭勒索,转入第二部分写官舫逍遇自在:“官舫嵬峨无用处,打鼓插旗马头住”“嵬峨”,形容官舫雄伟高大,气势非凡,暗含贬意。这些嵬峨的官舫,插上官家旗帜谁也奈何不得,终日停泊码头,无所事事、惟寻欢作乐而已。这首诗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对比。运用对比,来揭露社会现实中种种矛盾,特别是揭露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最得力不过的了。诗歌以绝大篇幅描写官吏如,船户遭殃,最后笔锋一转,描写官舫无用处,打鼓插旗,这就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由于结尾处用了“嵬峨”“无用处”“打鼓插旗”等词语,对比的效果,更加显著。这种对比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诗经·小雅》中“或燕燕居息,或尽痒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北山》)等。白居易是善于用对比的,有农民“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与统治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重赋》)的对比,还有“红楼富家女”与“绿窗贫家女”(《议婚》)的对比,等等;而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怀五百字》),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由此可以看出吴伟业诗法盛唐和元白之一斑。

捉船行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