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诗诗词
诗词工具全集 查诗词 查诗人
辋川别业全文
生成钢笔字帖

辋川别业

dàodōngshānxiàngnián
guīláicáizhǒngchūntián
zhōngcǎo绿kānrǎn
shuǐshàngtáohuāhóngrán
yōulóuqiūjīnglùnxué
zhàngrénxiāngxián
dǎoqiěxiāngjiàn
xiànghuānxiàohéngménqián
辋川别业译文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没到东山已经将近一年,归来正好赶上耕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细雨涤尘草色绿可染衣,水边桃花红艳如火将燃。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从事经论学的有道高僧,年老伛偻了的超逸乡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披衣倒屣出来和我相见,开怀谈笑站在柴门之前。

没到东山已经将近一年,归来正好赶上耕种春田。 细雨涤尘草色绿可染衣,水边桃花红艳如火将燃。 从事经论学的有道高僧,年老伛偻了的超逸乡贤。 披衣倒屣出来和我相见,开怀谈笑站在柴门之前。

辋川别业注解
1
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2
春田:春季的田地。“春田三顷,秋园五畦。可以,能够。
3
欲:一作“亦”。
4
然:同“燃”。
5
优娄:释迦牟尼的弟子。
6
比丘:亦作“比邱”。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
7
经论:佛教指三藏中的经藏与论藏。
8
伛偻:特指脊梁弯曲,驼背。
9
丈人:古时对老人的尊称。
10
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11
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倒穿。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12
语笑:谈笑。
13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辋川别业赏析

内容点评《辋川别业》是一首写景言情的七律,写王维在辋川隐居时期的田园生活。此诗先写作者未到辋川将近一年,回来时正好赶上春耕的农忙季节。沿途所见雨中浓绿的草色,足可染物;水上火红的桃花像是要燃烧起来,十分迷人。作者与乡间的人们相处无间,无论是僧人还是隐居乡里的老人,一听说作者回来了,都披衣倒屣赶来相见,开怀畅谈柴门之前。这与陶渊明的“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一样,表现了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与“人情翻覆似波澜”的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乡间田园生活的喜爱。前四句诗中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设色法。春播的季节,山野之中最惹人注意的就是春草与桃花。春草是怎样的,桃花是怎样的,人们大都有亲身感受。所以,要处理得使人如身临其境,是不大容易的。但王维自有见地,他使用了“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这就是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用色法。把红与绿给予高度的强调——红得似乎要燃烧起来;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于是盎然的春意,便通过红绿二色的突出与夸张而跃然纸上了。颔联两句为传世名句,写的是辋川春天的景色。将静态景物,写得具有强烈地动感,使本已很美的绿草、红花,被形容得更加碧绿,更加红艳。这种色彩明艳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相欢语笑”的喜悦心情,意境优美,清新明快。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写秾丽的春景,与“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有异曲同工之妙。格律分析从格律上看,此诗有四处拗,其中前两处可以确定有救。全诗后半部分平仄较为混乱,出律颇多。第一处是第三句“雨中草色绿堪染(仄平仄仄仄平仄)”第五字本应用平声,这里用了仄声,对句“水上桃花红欲燃(仄仄平平平仄平)”第三字变仄为平救。第二处是第六句“伛偻丈人乡里贤(仄仄仄平平仄平)”第三字本应用平声,这里用了仄声,句内第三字变仄为平救。第三处是第七句“披衣倒屣且相见(平平仄仄仄平仄)”第五字本应用平声,这里用了仄声。第四处是第八句“相欢语笑衡门前(平平仄仄平平平)”,首先,第八句与第七句失对;其次,第五字本应用仄声,这里用了平声,三平尾在格律诗中几乎是一种错误句式,但在此诗的特殊情况下,或可理解为是对第七句拗的一种另类补救。此诗还存在“失对”现象。第六句根据第五句平仄情况,格律本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但此处却用了粘,是为失对。第八句根据第七句平仄情况,格律本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但此处却用了粘,再次失对。此诗后半部分发生的连续失对,拗而不救,三平尾等现象的集中出现,在格律诗中非常罕见。

辋川别业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