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民壮

拼音: mín zhuàng
注音:ㄇ一ㄣˊ ㄓㄨㄤˋ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1.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2.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明王廷相《雅述下》:“正统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汪大尹﹞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
《明史·兵志三》:“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餘、民壮愿自效者, 陕西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

⒉ 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清赵翼《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餼于官而供役。”
《老残游记》第六回:“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 城武县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城武县了。”

国语词典

民间临时召募的壮丁。

网络解释

民壮

  • 民壮指的是明代的一种经常性杂役。由乡民组成,以补卫所军丁的不足。明初由官府选派。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 改为招募。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 又改为按里派充,每一州县按里数多寡,规定每里所出民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