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西域

拼音: xī yù
注音:ㄒ一 ㄩˋ
词性: 名词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西方 西部 西天
反义词: 东土
词语解释

西域xīyù

[Western Regions] 汉代以后对今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及中亚细亚等地区的总称

西域书,泛指有关佛教的著作

m.
引证解释

⒈ 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 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后亦泛指我国西部地区。

《汉书·西域传序》:“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 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餘里,南北千餘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臣闻雪宫建於东国,雪山峙於西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时林文忠公已由西域赐环, 文宗特詔起之田间。”

⒉ 犹西方,西天。

汉牟融《正诬论》:“夫佛之所以夷跡于中岳,曜奇于西域者,盖有至趣。”
清恽敬《文昌宫碑阴录》:“后世佛氏日昌,所祀神皆託之西域及所谓四天下焉。”

⒊ 指传说中西王母所居的地方。

唐吴筠《步虚词》:“倏歘造西域,嬉游金母家。”

国语词典

汉代的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之地,狭义的西域即今之新疆,主要为天山南路;广义而言,除天山南北路外,并逾葱岭(帕米尔)​以西,包有今之中亚、西亚及印度。

网络解释

西域 (今玉门关以西地区)

  • 西域,最早指周朝诸地。先秦《国语》有“西方之书”;《诗经》有“西方之人”;《庄子·让王篇》载:“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试往观焉。’”《楚辞·离骚》有“朝发轫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极” ;《楚辞·远游》有“凤皇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姜亮夫校注:“西皇,西方天神也。西方庚辛,其帝少皞, 少皞即西皇。”宋欧阳修、范仲淹等《剑联句》:“南帝输火精,西皇降金液。”西方”“西极”“西域”皆是指周地。
  •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
  • 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清代的“西域”的范围位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南至拉萨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很多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