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雅言

拼音: yǎ yán
注音:一ㄚˇ 一ㄢˊ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国语
反义词: 方言
词语解释

雅言yǎyán

[earnest advice] 正言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引证解释

⒈ 雅正之言。古时指通语,同方言对称。与“夏”通,“夏”为中国人之称,故“雅言”即中国人之言。’”

《论语·述而》:“《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杨伯峻注:“雅言,当时中国所通行的语言。”
刘师培《文章源始》:“言之文者,纯乎雅言者也。”
自注:“仪徵阮氏曰:‘雅言者,犹今官话也。“雅”

⒉ 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
《北史·魏纪二·太武帝》:“萧何之对,非雅言也。”

⒊ 高雅的言辞。

唐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清章学诚《方志立三书议》:“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牘,皆不可用;然捨是二者,则无所以为史矣。”
陈毅《开国小言》诗:“奇景要大作,开国待雅言。”

国语词典

旧指共通的标准语。

网络解释

雅言

  •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出现了“雅言”。“雅言”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其音系为上古音系,至今已无方言可完整对应。
  • 洛阳雅言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其音系为上古音系。
  • “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证很多:《左传》“公子雅”,《韩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这个与楚越相对的“雅”或“夏”应当泛指为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 周以后,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修正,历代正统汉族王朝,都不遗余力的推广雅言。雅言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唐诗宋词作品大量涌现,各周边国家皆争相学习洛阳雅言。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历时长达四千多年之久,朝鲜、韩国、越南、日本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