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铁券

拼音: tiě quàn
注音:ㄊ一ㄝˇ ㄑㄨㄢˋ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即铁契。

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

引证解释

⒈ 即铁契。参见“铁契”。

《东观汉记·桓帝纪》:“﹝延熹﹞八年,妖贼盖登称太皇帝,有璧二十,珪五,铁券十一。后伏诛。”
《旧唐书·良吏传下·杨元琰》:“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弘农郡公,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
明陶宗仪《辍耕录·钱武肃铁券》:“吾乡钱叔琛氏贇,乃武肃王之诸孙也……尝出示所藏铁券,形宛如瓦,高尺餘,阔二尺许,券词黄金商嵌。”
清朱彝尊《谒刘文成公祠》诗:“黄金遗像蚀,铁券几人传。”
清凌扬藻《蠡勺编·铁券》:“台州民钱允一,有家藏吴越王鏐唐赐铁券。 洪武初, 太祖欲封功臣,遣使取其式而损益之。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歷履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鐫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

⒉ 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

清李渔《蜃中楼·寄书》:“到今朝藿食伴腥膻,果然是不弃糟糠当年的铁券。”

国语词典

古代颁赐功臣之物,以铁制成,形如瓦,为其记功免罪的依据。

网络解释

铁券

  • 铁券,是中国君主专制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种特别证件,也叫免死券。因为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圣旨便是法律,所以,铁券也便负有特别的法律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