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月琴

拼音: yuè qín
注音:ㄩㄝˋ ㄑ一ㄣˊ
词性: 名词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月琴yuèqín

[four-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with a full-moon-shaped sound box] 一种三弦或四弦乐器,琴身呈扁圆或八角形

引证解释

⒈ 乐器名。古称阮咸。圆形扁平,后也改为八角形,四弦,用拨子弹奏。以其初形状如月,发音似琴,故名。参阅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清通典·乐四》。

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末、小生、生饮酒,丑击云锣,浄弹月琴,旦吹簫一回介。”

国语词典

乐器名。弦乐器,用木头制成,琴身为扁圆形或八角形,有四根弦或三根弦,用拨子弹奏。因最初形状如月,发音似琴,故称为「月琴」。

网络解释

月琴 (乐器)

  •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
  •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琴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比如,月琴传到了台湾以后,形状有了一些小变化。台湾月琴的颈较长,音箱为木制圆形,偶有6角形或8角形。早期用蚕丝弦,现常用尼龙弦,颇流行使用钓线。是台湾歌仔戏、歌仔说唱。闽南的歌仔戏(芗剧)和歌仔(当地称锦歌,民谣的总称)说唱亦使用台湾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