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排箫

拼音: pái xiāo
注音:ㄆㄞˊ ㄒ一ㄠ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古代管乐器。也称箫。编竹而成,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按律排列于木椟中,上端平齐,下端两旁长而中部短,参差不同,故又名'参差'。管底以蜡蜜封堵的称'底箫',无底的称'洞箫'。木椟以红或黑色髹漆,有戗作云形者,则称'云箫'。
吹箫。()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管乐器。也称箫。编竹而成,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按律排列于木椟中,上端平齐,下端两旁长而中部短,参差不同,故又名“参差”。管底以蜡蜜封堵的称“底簫”,无底的称“洞簫”。木椟以红或黑色髹漆,有戗作云形者,则称“云簫”。参阅《通典·乐四》。

《元史·礼乐志二》:“簫二,编竹为之。每架十有六管,阔尺有六分。黑抢金鸞凤为饰,鍮石钉铰。以黄绒紃维於人项,左右復垂红绒絛结。架以木为之,高尺有二寸,亦号排簫。”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第四人为湘夫人,女像,面色绿,馀与湘君相似,手执排箫。”

⒉ 吹箫。

宋马子严《水龙吟·为陈坂种玉庄作》词:“弄玉排簫, 许琼挥拍,胎禽飞舞。”

国语词典

乐器名,由长短不同的竹管比连而成,故称为「排箫」。分为大小二种,大者二十三(或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

网络解释

排箫

  • 传统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排箫是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用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在音管的内部用蜂蜡或软木塞堵住,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产生了乐音,由于蜂蜡、软木塞的位置不同,气流在音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所以气流的震动频率不同,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