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陟厘

拼音: zhì lí
注音:ㄓˋ ㄌ一ˊ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一种蕨类植物。生池泽阴湿岩石上﹐一名石发。可入药﹐又可造纸。
指陟厘纸。
引证解释

⒈ 一种蕨类植物。生池泽阴湿岩石上,一名石发。可入药,又可造纸。

南朝梁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刘侯有餘冷,宜饵陟釐方。”
唐陆龟蒙《苔赋》:“散巖竇者石髮,补空田者垣衣,在屋曰昔邪,在药曰陟釐。”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釐》﹝集解﹞引《别录》:“陟釐生江南池泽。”

⒉ 指陟釐纸。参见“陟釐纸”。

宋陆游《杂题》诗之六:“安得陟釐三万箇,为君尽写暮年诗。”

国语词典
网络解释

陟厘

  • 陟厘,陟:读音zhì。读音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气味甘、大温、无毒。主治:强胃气,止泄痢。捣烂可涂治丹毒游疹。捣汁服,治天行病心闷。作脯食,止渴疾,禁食盐。捣涂丹毒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