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九尾狐

拼音: jiǔ wěi hú
注音:ㄐ一ㄡˇ ㄨㄟˇ ㄏㄨˊ
词性:
结构: 其他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奇兽。

喻奸诈善媚惑的人。

【好工具】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奇兽。

《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郭璞注:“即九尾狐。”
古人认为是祥瑞的征兆。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

⒉ 喻奸诈善媚惑的人。

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陈彭年被章圣(宋真宗 )深遇……时人目为九尾狐,言其非国祥而媚惑多歧也。”

国语词典

传说中的祥兽。形如狐而九尾。见《山海经.南山经》。

如:「像秦桧这样的奸臣,称之为九尾狐亦不为过。」

网络解释

九尾狐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 九尾狐是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常用来象征祥瑞。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编纂的《山海经》,而后传至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 九尾狐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九尾”,传说世平则出为瑞也。《瑞应图谱》中说:“王者不倾于色,则九尾狐至焉”。而《宋书·符瑞志》则说:“白狐,王者仁智则至”。《孝经》援神契说:“德至鸟兽,则狐九尾”。
  • 但是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而早期也有吃人的凶恶形象。